#cofacts
2017-09-03
mrorz
11:15:08
有空請 review 一下唷
我中午會 merge,不然開發很卡,在 reply 列表點一下就可以 debug 的東西都要打 API orz
我中午會 merge,不然開發很卡,在 reply 列表點一下就可以 debug 的東西都要打 API orz
Johnson Liang
- Forwarded from #cofacts
- 2017-08-30 00:52:04
- 😂2
mrorz
23:53:12
請問 @delightfullychaotic 有 github account 嗎
我發現我沒把你加進 github
我發現我沒把你加進 github
delightfullychaotic
23:56:59
delightfullychaotic
23:57:04
感恩
delightfullychaotic
23:57:18
是說我這樣忘記 Mail Chimp 密碼全世界都知道了XDD
mrorz
23:57:56
是說寄信到 google groups 嗎
mrorz
23:58:12
因為我開成 collaborative inbox 所以要是 group 內的人才能看到 group 內容
delightfullychaotic
23:58:26
恩恩,但是你們都會知道我白目忘記密碼XDDD
delightfullychaotic
23:58:35
是說可以有個安全的地方大家分享密碼嗎wwwww
mrorz
23:59:03
有請 @darkbtf 推薦
要架 vault 嗎(欸
要架 vault 嗎(欸
2017-09-04
mrorz
00:04:30
這裡有個變更想讓大家過目一下
https://github.com/cofacts/rumors-site/pull/35
主要是讓 article list 預設為「最近被問的」+「尚未回應」
理由請見 PR 內文
https://github.com/cofacts/rumors-site/pull/35
主要是讓 article list 預設為「最近被問的」+「尚未回應」
理由請見 PR 內文
GitHub
Changes: Remove "Latest updated" sorting. It's basically equivalent to "Most recently asked", because updatedAt field in BE API never updates. Make "Most recently asked" the default sorting mechan...
delightfullychaotic
00:04:56
我先把密碼藏在我跟mrorz的Slack私訊裡,禮拜三可以快速過一下
mrorz
01:21:36
接下來這是 Reply page 做完了的樣子。
https://github.com/cofacts/rumors-site/pull/36
老實講看起來跟 article page 有夠像,差別就只有他只會列出一個 reply,以及會列出這個 reply 被用在哪。
https://github.com/cofacts/rumors-site/pull/36
老實講看起來跟 article page 有夠像,差別就只有他只會列出一個 reply,以及會列出這個 reply 被用在哪。
2017-09-05
uufrienduu
20:02:26
@uufrienduu has joined the channel
2017-09-06
mrorz
11:02:29
今日開會 agenda
1. 請 review PR(上面禮拜一發的訊息)
2. 我這裡想提出針對 editor(heavy user)的一些變更,讓 cofacts 更接近類似「收件匣」的使用習慣
3. 如同 rosalind 上面所述,過一下密碼 (?)
1. 請 review PR(上面禮拜一發的訊息)
2. 我這裡想提出針對 editor(heavy user)的一些變更,讓 cofacts 更接近類似「收件匣」的使用習慣
3. 如同 rosalind 上面所述,過一下密碼 (?)
mrorz
16:19:32
@ggm line bot 這裡有辦法統計「哪篇文章被查詢最多」嗎~?
mrorz
16:19:56
理論上因為有插 log 所以應該可以?
ggm
17:42:43
可以但要進 db 撈 XD
mrorz
18:21:55
這樣呀 XD”
mrorz
18:22:39
但我滿想知道被查詢的訊息的前幾名耶
mrorz
18:22:52
想說剛好 9/10 可以分享
ggm
18:43:41
沒問題
ggm
18:43:45
撈給你
ggm
18:43:55
我 9/11 也用一發
yhsiang
19:58:59
用 tableau 做個 visualization 😛
2017-09-07
ggm
00:59:33
是說
ggm
00:59:34
※帳號申請通知※【LINE@生活圈】申請已受理[受理號碼:70405282]
ggm
00:59:45
這個受理已經過兩個禮拜了
ggm
00:59:57
有什麼管道可以 ping 他們嗎
ggm
01:01:54
LINE@生活圈 台灣官方Blog
已經從手機App或電腦版網頁填寫完認證表單了嗎申請程序尚未完成將備審資料E-mail給審核團隊後,申請程序才算完成喔![]()
ggm
01:01:57
我又發現這個連結
ggm
01:05:28
好像要這樣做 因為那封信的標題是以受理 我以為就等待結果就好
mrorz
01:13:02
我怎麼不記得有這步 @@
mrorz
01:13:48
對呀之前確實沒這步
mrorz
01:15:29
我沒寄備查資料
就收到 reject 惹
就收到 reject 惹
mrorz
01:15:33
約 10 天
ggm
01:16:57
因為你連公司名字都沒填?
ggm
01:17:23
沒關係我就把公司資料補一補回傳好了
mrorz
01:17:25
maybe
mrorz
01:17:29
好唷感謝感謝
mrorz
01:18:49
@bil 所以是團隊內每人 100 篇,十月中看結果嗎
我以為是200篇,11/15看到結果
你要寫投影片還有程式,GGM也要報告有投影片,我不覺得10月是個好時間點,有點辛苦。
mrorz
2017-09-07 10:23:46
okok
mrorz
2017-09-07 10:23:54
我改一下會議記錄
mrorz
01:29:20
針對文章的頁面,我有想到幾個可能可以改善編輯體驗的 task 可以做。大家最近試著自己來做做看之後,可以一起來排個順序,或者是提出新的想法。
1. 今天提的「新增回應」區塊與 3 個 tab ——「撰寫新回應」、「使用相似文章的回應」、「搜尋文章/回應」(見會議記錄 https://hackmd.io/s/rkdgg_aKb )
2. 超連結預覽 —— 讓編輯點進連結前大概就知道文章裡的內容。同時當文章內容加入檢索,也能提升「相關文章」的正確性。(見 github issue: https://github.com/cofacts/rumors-api/issues/41 )
3. 「編輯」回應功能 ( https://github.com/cofacts/rumors-api/issues/36 ,目前只做了刪除還沒做編輯 )
4. Bug fix: 修掉「Article replies 的 cache 不會清除,因此上一篇瀏覽文章的回覆會帶到下一篇上」問題 https://github.com/cofacts/rumors-site/issues/21
5. 從 article page 發問到 facebook group 的機制(可能要拿 FB 發文權限)。例如說在文章頁面做一個按鈕,先幫你照著貼文規範把文章連結填好,然後讓使用者補好「自己找過的東西」,按下送出就可以送文章到 Facebook group。另外,可以多做一個連結功能,在 article page 顯示討論串網址。
6. 編輯對文章的私有記錄(https://hackmd.io/s/SJnWQV4Yb#比鄰許願 的草稿功能)或公有紀錄(如每一篇文章都接上 Disqus 留言板 )
1. 今天提的「新增回應」區塊與 3 個 tab ——「撰寫新回應」、「使用相似文章的回應」、「搜尋文章/回應」(見會議記錄 https://hackmd.io/s/rkdgg_aKb )
2. 超連結預覽 —— 讓編輯點進連結前大概就知道文章裡的內容。同時當文章內容加入檢索,也能提升「相關文章」的正確性。(見 github issue: https://github.com/cofacts/rumors-api/issues/41 )
3. 「編輯」回應功能 ( https://github.com/cofacts/rumors-api/issues/36 ,目前只做了刪除還沒做編輯 )
4. Bug fix: 修掉「Article replies 的 cache 不會清除,因此上一篇瀏覽文章的回覆會帶到下一篇上」問題 https://github.com/cofacts/rumors-site/issues/21
5. 從 article page 發問到 facebook group 的機制(可能要拿 FB 發文權限)。例如說在文章頁面做一個按鈕,先幫你照著貼文規範把文章連結填好,然後讓使用者補好「自己找過的東西」,按下送出就可以送文章到 Facebook group。另外,可以多做一個連結功能,在 article page 顯示討論串網址。
6. 編輯對文章的私有記錄(https://hackmd.io/s/SJnWQV4Yb#比鄰許願 的草稿功能)或公有紀錄(如每一篇文章都接上 Disqus 留言板 )
mrorz
2017-10-10 00:27:49
還有這塊 priority 我忘記後來有沒有排了 QQ
發文的時間是 9/7 ,當時 9/6 才剛開完會,9/13 我記得出席人數太少所以沒有實質上開到會
所以這裡的幾點似乎都沒有討論過
發文的時間是 9/7 ,當時 9/6 才剛開完會,9/13 我記得出席人數太少所以沒有實質上開到會
所以這裡的幾點似乎都沒有討論過
mrorz
01:39:40
@mrorz pinned a message to this channel.
Johnson Liang
針對文章的頁面,我有想到幾個可能可以改善編輯體驗的 task 可以做。大家最近試著自己來做做看之後,可以一起來排個順序,或者是提出新的想法。
1. 今天提的「新增回應」區塊與 3 個 tab ——「撰寫新回應」、「使用相似文章的回應」、「搜尋文章/回應」(見會議記錄 https://hackmd.io/s/rkdgg_aKb )
2. 超連結預覽 —— 讓編輯點進連結前大概就知道文章裡的內容。同時當文章內容加入檢索,也能提升「相關文章」的正確性。(見 github issue: https://github.com/cofacts/rumors-api/issues/41 )
3. 「編輯」回應功能 ( https://github.com/cofacts/rumors-api/issues/36 ,目前只做了刪除還沒做編輯 )
4. Bug fix: 修掉「Article replies 的 cache 不會清除,因此上一篇瀏覽文章的回覆會帶到下一篇上」問題 https://github.com/cofacts/rumors-site/issues/21
5. 從 article page 發問到 facebook group 的機制(可能要拿 FB 發文權限)。例如說在文章頁面做一個按鈕,先幫你照著貼文規範把文章連結填好,然後讓使用者補好「自己找過的東西」,按下送出就可以送文章到 Facebook group。另外,可以多做一個連結功能,在 article page 顯示討論串網址。
6. 編輯對文章的私有記錄(https://hackmd.io/s/SJnWQV4Yb#比鄰許願 的草稿功能)或公有紀錄(如每一篇文章都接上 Disqus 留言板 )
- Forwarded from #cofacts
- 2017-09-07 01:29:20
mrorz
01:40:46
我先 deploy 網站新功能,但 release note 可能要下週三寫 QQ
bil
02:14:15
我以為是200篇,11/15看到結果
bil
02:15:23
你要寫投影片還有程式,GGM也要報告有投影片,我不覺得10月是個好時間點,有點辛苦。
mrorz
10:23:46
okok
mrorz
10:23:54
我改一下會議記錄
2017-09-09
mrorz
10:39:18
因為禮拜天要跟 ronnywang 一起講 H/H Taipei
所以想了一下我們跟新聞小幫手的差異。
比較新聞小幫手的編輯與我們的編輯,會發現一個滿大的差異:
新聞小幫手的編輯,其實跟使用者是重疊的。
因為新聞小幫手在回報問題新聞的同時,也要提供說明以及佐證連結。
對於 cofacts 來說,因為最一開始本來是想做成 lmgtfy 的 chatbot 版本,collaborative database 原本只是輔助,後來才變成主力,因此 submit article 與 submit reply 在設計上是分開的兩個流程。
或許我們在 chatbot 裡,送出文章的流程上可以導引到:
1. 如果他已經知道這則訊息是錯誤的,那就導引他到網站上來填寫闢謠,一氣呵成
2. 如果他不知道錯誤與否,但想要送出文章,那也要讓他認知到「這裡只能投遞即時通訊收到的訊息,不是問問題的地方」。
另外,如果未來網站要開放送出文章,那應該像新聞小幫手那樣,強迫使用者同時送出 article 與 reply。因為
1. desktop user 組成上與只在 LINE 的人不同,應有更高的數位能力與媒體識讀能力,所以希望他們在 submit 時能做更多的事情
2. 開放另外的渠道來 submit article,也不應大幅增加現有編輯的 workload。
所以想了一下我們跟新聞小幫手的差異。
比較新聞小幫手的編輯與我們的編輯,會發現一個滿大的差異:
新聞小幫手的編輯,其實跟使用者是重疊的。
因為新聞小幫手在回報問題新聞的同時,也要提供說明以及佐證連結。
對於 cofacts 來說,因為最一開始本來是想做成 lmgtfy 的 chatbot 版本,collaborative database 原本只是輔助,後來才變成主力,因此 submit article 與 submit reply 在設計上是分開的兩個流程。
或許我們在 chatbot 裡,送出文章的流程上可以導引到:
1. 如果他已經知道這則訊息是錯誤的,那就導引他到網站上來填寫闢謠,一氣呵成
2. 如果他不知道錯誤與否,但想要送出文章,那也要讓他認知到「這裡只能投遞即時通訊收到的訊息,不是問問題的地方」。
另外,如果未來網站要開放送出文章,那應該像新聞小幫手那樣,強迫使用者同時送出 article 與 reply。因為
1. desktop user 組成上與只在 LINE 的人不同,應有更高的數位能力與媒體識讀能力,所以希望他們在 submit 時能做更多的事情
2. 開放另外的渠道來 submit article,也不應大幅增加現有編輯的 workload。
- ✅5
mrorz
2017-10-10 00:21:28
發現一個月前的這個討論
是否要在 LINE bot 與網站的 github 上開個 ticket 紀錄呢?
是否要在 LINE bot 與網站的 github 上開個 ticket 紀錄呢?
開都開
mrorz
2017-10-10 00:53:08
ggm
17:10:29
我覺其實可以
ggm
17:10:36
> 1. 如果他已經知道這則訊息是錯誤的,那就導引他到網站上來填寫闢謠,一氣呵成
ggm
17:12:51
這個我之前有想過
mrorz
17:16:57
找 related work 找到這個
http://tech.sina.com.cn/i/2017-06-09/doc-ifyfzfyz2681225.shtml
不愧是謠言第一線,長出來的闢謠服務也走在前面
http://tech.sina.com.cn/i/2017-06-09/doc-ifyfzfyz2681225.shtml
不愧是謠言第一線,長出來的闢謠服務也走在前面
- 👍3
2017-09-10
darkbtf
06:15:27
最後兩個是週末 人比較少
darkbtf
06:15:51
我在找個東西把他做出圖
@null
11:37:57
@mrorz commented on @darkbtf’s file 相似度 > 50%: @darkbtf 請問後面數字的意義是什麼呢?
幾號到幾號之間的什麼數字?
幾號到幾號之間的什麼數字?
darkbtf
12:12:14
來往訊息
delightfullychaotic
12:14:53
有了回應功能後,可以合理推論 50% 的訊息都是 @bil 的功能,感恩比鄰,讚嘆比鄰 ❤️
delightfullychaotic
12:16:48
打算來建個編輯名錄,之後針對這份名單研究一下 Retention Rate
- 👍1
hazelwei
2017-09-10 16:02:41
是要從資料庫的活動量來判斷嗎?
mrorz
12:51:11
今日 Hack/Hackers Taipei talk 的投影片
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i_lAe0ooXClu7sXtDpIdVnrcxsaRPK9PImbAYSiUkx4/edit#slide=id.p
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i_lAe0ooXClu7sXtDpIdVnrcxsaRPK9PImbAYSiUkx4/edit#slide=id.p
- 💯5
hazelwei
16:02:41
是要從資料庫的活動量來判斷嗎?
2017-09-11
ggm
02:26:39
嗨嗨跟大家確認一下明天的行程,明天 9/11 Grant Demo Party 時間是 5:00pm ~ 9:00pm。
[5:30 pm - 6:30 pm] g0v grant 得獎報告(中文為主)
[6:30 pm - 9:00 pm] 與 CivicTechFest 合辦 Social Event 有桌子、桌牌,讓參與者可自由與各組交流(英文為主)
我會負責報告,報完之後我有事要先撤 QQ,所以下半場需要有人支援。之前跟大家討論好像是報告的時候只有我,然後大家晚上陸續出現對吧 XD? @mrorz @lucien @bil @hazelwei @darkbtf @delightfullychaotic
[5:30 pm - 6:30 pm] g0v grant 得獎報告(中文為主)
[6:30 pm - 9:00 pm] 與 CivicTechFest 合辦 Social Event 有桌子、桌牌,讓參與者可自由與各組交流(英文為主)
我會負責報告,報完之後我有事要先撤 QQ,所以下半場需要有人支援。之前跟大家討論好像是報告的時候只有我,然後大家晚上陸續出現對吧 XD? @mrorz @lucien @bil @hazelwei @darkbtf @delightfullychaotic
記得 @mrorz 和 @hazelwei 好像要七點過後
阿說不定 @darkbtf 可以待全場?
hazelwei
2017-09-11 09:16:35
我今天可以從五點半到七點半。
mrorz
2017-09-11 10:03:15
我可以盡量早到
目標六點下班
目標六點下班
mrorz
2017-09-11 10:08:32
如果有 slide 需求,我會用 AYLD 與 H/H Taipei 的 slide
不過我沒帶 macbook 充電器 😛
不過我沒帶 macbook 充電器 😛
我七點之後才能到@@
lucien
2017-09-11 14:43:50
我可以準時到,應該也可以準時走
那大家之前有去 https://g0v-jothon.kktix.cc/events/2017a-g0v-grant-demo 買票嗎 … XDD
ggm
02:27:25
記得 @mrorz 和 @hazelwei 好像要七點過後
ggm
02:27:39
阿說不定 @darkbtf 可以待全場?
hazelwei
09:16:35
我今天可以從五點半到七點半。
mrorz
10:03:15
我可以盡量早到
目標六點下班
目標六點下班
mrorz
10:08:32
如果有 slide 需求,我會用 AYLD 與 H/H Taipei 的 slide
不過我沒帶 macbook 充電器 😛
不過我沒帶 macbook 充電器 😛
bil
11:44:21
我七點之後才能到@@
lucien
14:43:50
我可以準時到,應該也可以準時走
ggm
14:56:07
那大家之前有去 https://g0v-jothon.kktix.cc/events/2017a-g0v-grant-demo 買票嗎 … XDD
g0v-jothon.kktix.cc
2017 年春季 g0v 公民科技創新獎助金獲獎專案,將在 Google 台北辦公室分享 6 個月加速開發所創造的社會改變。會後為 WCIT x Civic Tech Fest 合辦的國際交流晚會。![]()
2017-09-12
labrada
11:00:31
@labrada has joined the channel
ggm
11:26:32
@labrada 進來催貼紙啦
delightfullychaotic
11:28:12
對不起,我太弱了,老闆親自來了 QQ
ggm
11:29:13
沒有啦 是他最近正要進行一個社群推廣的計畫
ggm
11:29:23
我就叫他加 g0v 的 slack
ggm
11:29:32
就順便加進來了
delightfullychaotic
11:29:40
XDDDDD
delightfullychaotic
11:29:58
直接開個 #sticker , g0v 下單專區
delightfullychaotic
11:30:17
在這裡下單享有 8 折優惠(我亂說的
yhsiang
11:39:29
寫個 stickerbot 滲透各社群 slack
bil
11:53:59
覺得很厲害
lucien
11:58:22
喔喔已跪
labrada
12:36:30
不明覺厲
labrada
12:46:32
還是你們也印梗貼
labrada
12:46:49
提供一個梗送你們50張🐙
ggm
13:14:28
好啊印印印
labrada
13:18:26
快啊
yhsiang
13:59:27
我就是梗?
mrorz
17:01:43
是說昨天晚上有一個與會者跟我提到 https://meedan.com/en/
他們有做兩個服務,一個是 Check 另一個是 Bridge
前者讓記者們可以協作來進行事實查證,以及便利地發布查證結果
後者可以協作來翻譯、標記、分享社群網站上的 content
而且這兩個工具都是 open source 的。
我覺得 @hazelwei 會有興趣 XD
他們有做兩個服務,一個是 Check 另一個是 Bridge
前者讓記者們可以協作來進行事實查證,以及便利地發布查證結果
後者可以協作來翻譯、標記、分享社群網站上的 content
而且這兩個工具都是 open source 的。
我覺得 @hazelwei 會有興趣 XD
meedan.com
A team of designers, technologists and journalists who focus on open source investigation of digital media and crowdsourced translation of social media.
- 💯1
mrorz
17:02:23
mrorz
17:03:26
meedan.com
Bridge enables rapid translation of social media and the addition of important cultural, social and political notes to facilitate understanding.
- 💯1
labrada
18:30:43
因為很趕所以就直接印囉
labrada
18:32:13
用你們LOGO的顏色和字體 應該ok拉
mrorz
18:42:48
酷酷der
mrorz
18:43:33
雖然團隊其他人都沒回應
搞不好其實他們想要的是「含有正確訊息」
搞不好其實他們想要的是「含有正確訊息」
mrorz
18:43:41
或是「含有個人意見」之類的(炸
yhsiang
18:43:53
「含有 Johnson 訊息」
mrorz
18:44:04
因為「含有不實訊息」貼電腦有點不好意思 (?)
yhsiang
18:44:25
「含有個人意見」貼電腦不錯誒
mrorz
18:45:37
`💬 含有個人意見`
mrorz
18:45:48
`⚠️️ 不在查證範圍`
mrorz
18:47:05
這樣我們會不會意見太多 QQ
@labrada 對不起 QQ
@labrada 對不起 QQ
mrorz
18:47:42
只好快快 tag 一下其他人 @bil @ggm @darkbtf @lucien @delightfullychaotic @hazelwei
delightfullychaotic
18:49:04
我覺得可以
mrorz
18:49:47
emoji 好像沒辦法外框化
hazelwei
19:13:27
我覺得可以
darkbtf
19:26:31
其實我覺得ok
labrada
19:48:08
所以要哪個拉XD
labrada
19:48:38
還可改
labrada
19:50:23
labrada
20:05:44
@mrorz
mrorz
20:44:23
那、那
mrorz
20:44:30
`💬 含有個人意見`
mrorz
20:48:47
@labrada 請問這個是可以的嗎 @@
mrorz
20:49:39
emoji 無法的話也是沒有關係的 QQ
mrorz
20:49:48
抱歉現在才回
ggm
21:30:53
我贊成 `💬 含有個人意見`
ggm
21:35:20
欸靠杯
ggm
21:35:22
LINE Business Center
The Messaging API offers functionality to enable two-way communication between your service and LINE users.![]()
ggm
21:35:54
美國人用 push API 不用錢啊~~~
ggm
21:36:04
我立馬來弄一個
mrorz
22:20:34
庫
2017-09-13
pofeng
12:17:32
突然想到, 官方的闢謠專區, 能不能當作資料庫的一部分
eg: 食藥闢謠專區 http://www.fda.gov.tw/TC/news.aspx?cid=5049
eg: 食藥闢謠專區 http://www.fda.gov.tw/TC/news.aspx?cid=5049
ggm
12:19:38
可以唷 只是我們還沒去爬 QQ
ggm
12:19:53
這是在我們的規劃內 但是還沒做 QQ
ggm
12:21:29
更新一下 `💬 含有個人意見` 這個的貼紙
ggm
12:23:13
剛剛 @labrada 有給我看成品(在電腦上看)然後因為那個訊息泡泡比較立體 配字有點怪 所以我找了 http://fontawesome.io/icon/commenting/ 來用
mrorz
13:06:07
好喔辛苦了
delightfullychaotic
13:06:29
辛苦惹
bil
13:16:12
謝謝GGM
ggm
21:40:50
邪教是對某些具有不为熟悉的信仰或宗教行为,或被认为是奇怪的宗教教派的帶有負面價值的評斷稱呼。 目前的宗教研究学术界中已经摒弃使用这个主观概念,取而代之的是不含贬义色彩的中性的“新興宗教”概念。 中文邪教一词来源于佛教概念附佛外道。与这个词相对应的英文,被认为最贴切的词汇是 cult (膜拜团体)。英文中的 cult 一词含有負面價值的評斷,但其贬义色彩远没有中文邪教一词强烈。另外,在很多其他欧洲国家的语言中,cult/sect (膜拜教派) 这个概念相对中立。 各个国家对「邪教」的定义会有很大的不同。这个列表罗列被了各政府文件列为中文中的邪教,英文中的 cult,其他欧洲语言中的 sect,或其他语言中与此相类似的词的宗教團體。 但並非所有被認定為「邪教」的宗教團體都會被視為非法,有些僅是因為其教義、組織、儀式等不被當地政府所能接受,但有些涉及到刑事犯罪行為。 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策、观点、与执法不同。很多国家的宪法里都有宗教自由的条列。而且,各国的执法也不同。比如,美国议院曾出版过研究邪教组织的调查报告,但美国宪法保障宗教自由,行政部门没有因此而管制这些不是非法组织的宗教團體。
- ☠️2
ggm
23:11:07
https://github.com/cofacts/rumors-line-bot/pull/34 @darkbtf @mrorz
GitHub
rumors-line-bot - Line bot that checks if a message contains internet rumor.
2017-09-14
mrorz
01:09:42
@ggm 雖然 opinionated 用得很爽,但其實這個討論沒下文 XDD
https://github.com/cofacts/rumors-line-bot/issues/32
https://github.com/cofacts/rumors-line-bot/issues/32
GitHub
主要是因為一次只能回 5 句,但如果一個 article 有 RUMOR 又有 NON-RUMOR 就用掉 4 句了 @@
ggm
01:12:36
噢噢
lucien
01:13:04
5句的問題還沒解
ggm
01:13:39
是說 reply token 一次回了之後之前的就都無效了嗎
mrorz
01:14:22
對
ggm
01:14:33
是噢這設計真廢
mrorz
01:14:35
我想要這樣解
ggm
01:14:47
其實有一招啊
ggm
01:14:52
回給他一個點我「繼續閱讀」
ggm
01:14:59
讓使用者回「繼續閱讀」
mrorz
01:19:36
我覺得這樣的步驟來處理不錯:
1. 如果有真實訊息 reply,就花兩句來列出真實訊息的 reply
2. 如果有不實訊息 reply,就花兩句來列出不實訊息的 reply
3. 如果有個人意見 reply,就花兩句來列出個人意見的 reply。如果句數會超過,那就改成把「N 個回應認為純屬個人意見」放進 `extra` 陣列。
4. 如果有不在查證範圍 reply,就花個兩句來列出不在查證範圍的 reply。如果句數會超過,那就改成把「N 個回應認為不再查證範圍」放進 `extra` 陣列。
5. 如果 `extra` 陣列不為空,那就在最後一句顯示 `有${extra.join('、')},詳情請見 ${url}`;否則,最後一句放「想要一次看所有回應,請前往:(文章連結)」
1. 如果有真實訊息 reply,就花兩句來列出真實訊息的 reply
2. 如果有不實訊息 reply,就花兩句來列出不實訊息的 reply
3. 如果有個人意見 reply,就花兩句來列出個人意見的 reply。如果句數會超過,那就改成把「N 個回應認為純屬個人意見」放進 `extra` 陣列。
4. 如果有不在查證範圍 reply,就花個兩句來列出不在查證範圍的 reply。如果句數會超過,那就改成把「N 個回應認為不再查證範圍」放進 `extra` 陣列。
5. 如果 `extra` 陣列不為空,那就在最後一句顯示 `有${extra.join('、')},詳情請見 ${url}`;否則,最後一句放「想要一次看所有回應,請前往:(文章連結)」
mrorz
01:25:14
簡單來說就是,因為只有 5 句話
mrorz
01:25:30
所以我們要排個先後順序
mrorz
01:26:17
能佔用「有 N 個回應含有 OOOO:」+ carousel template 兩句話,只有其中兩種留言
mrorz
01:26:28
如果超過兩種,剩下的就丟最後一句(第五句)
mrorz
01:27:40
然後我覺得顯示的優先順序應該是「含有真實訊息」 -> 「含有不實訊息 」-> 「含有個人意見」 -> 「不在查證範圍」
cf199218
14:58:00
@cf199218 has joined the channel
.michael_li
19:30:54
storm.mg
你是否曾因「假新聞」受騙?在資深媒體人的催生下,台灣可望誕生第一個「事實查核機制」,協助民眾辨識蓄意用來誤導視聽的假消息。...![]()
ggm
23:00:42
胡老師我知道 上次在世新有見過他 XD
2017-09-15
labrada
12:51:36
剛剛去康健雜誌社,和他們聊到cofacts ,他們有在關注耶@@
labrada
12:51:57
說常拿 康健知識庫https://kb.commonhealth.com.tw/
kb.commonhealth.com.tw
康健知識庫(Knowledge Base)提供正確醫療健康知識,讓病患與家屬接觸到「正確資訊」,對病患跟社會都有正面的、積極影響,也是康健知識庫的初衷。康健知識庫期待有更多人接觸正確醫療健康知識、落實於生活,讓病患、醫師及整個社會達成多贏結果。
labrada
12:52:09
貼上去玩XD
mrorz
2017-09-15 13:14:56
但也有人把他們的身體百科當謠言推進來呀 XDD
https://cofacts.g0v.tw/article/AVqjTlbuyrDaTqlmmqEw
https://cofacts.g0v.tw/article/AVqjTlbuyrDaTqlmmqEw
labrada
2017-09-15 17:37:33
他們的人自己貼的XD
mrorz
2017-09-15 18:14:21
居然 www
delightfullychaotic
12:52:50
不要拿早安健康就好(已崩潰
delightfullychaotic
12:53:01
快跟他們說,那他們最近玩得太少,我們需要他們多一點
delightfullychaotic
12:53:06
我們有在看噢wwwww
ggm
13:14:06
拿到貼紙囉
mrorz
13:14:56
Replied to a thread: 2017-09-15 12:52:09
但也有人把他們的身體百科當謠言推進來呀 XDD
https://cofacts.g0v.tw/article/AVqjTlbuyrDaTqlmmqEw
https://cofacts.g0v.tw/article/AVqjTlbuyrDaTqlmmqEw
ggm
13:16:51
我看了一下他們的網站
ggm
13:17:01
其實不好用耶 不好用來闢謠
ggm
13:18:47
你在哪裡看到他們有醫師審閱呀?
mrorz
13:29:09
咦,我在闢謠的時候有看到一篇有
mrorz
13:29:17
但剛才連續點了好幾篇都沒有 @@
labrada
17:37:33
他們的人自己貼的XD
labrada
17:40:56
lol~
mrorz
18:14:21
居然 www
delightfullychaotic
20:08:04
誰有延長線?大松說要自備!
delightfullychaotic
20:08:10
我回家可以翻一下,但我不確定!
delightfullychaotic
20:08:29
@mrorz @darkbtf @hazelwei @ggm @lucien
ggm
20:09:01
我有
delightfullychaotic
20:14:22
源源不絕的電力!明天充電都收 10 元賺錢好了(?)
ael
20:14:47
商業模式
.michael_li
23:42:19
明天也順便擺攤 延長線一條租1小時20圓 XD
2017-09-16
iflin_2
10:33:55
@iflin_2 has joined the channel
ggm
10:42:13
申請 LINE 的官方帳號需要:據點外觀照片、官方網址、電商平台網址
ggm
10:42:20
我的官方網址要填哪個呀?
GoatWang
10:42:30
@jeremy4555 has joined the channel
caasi
10:42:36
@caasi has joined the channel
iflin_2
10:50:07
請問判斷「⚠️ 不在查證範圍」的標準是什麼呢?只有連結,跟訊息過短不完整之類嗎?
littlepah
10:51:10
@littlepah has joined the channel
delightfullychaotic
10:54:16
目前有 6 種
```
1. 訊息太短:可能有些人傳進來的文字太短,無法協助闢謠,或者他們有圖片,但我們現在不收圖XD
2. 商業促銷:有些是商業促銷活動,就協助放上活動時間即可。
3. 僅含失效連結:只有連結,而且連結失效了。
4. 聊天:有些心靈需要寄託的朋友可能會找機器人聊天,這時候就用這個選項。
5. 意見回饋:有些朋友會很好心的在這邊給 cofacts 意見,請在 FB group 或 Slack 告訴我們。
6. 無意識測試:有些人會想要試試看,傳些又像聊天又遊戲的內容,可以使用此選項
```
至於如何定義,我們相信編輯,請自由心證。
```
1. 訊息太短:可能有些人傳進來的文字太短,無法協助闢謠,或者他們有圖片,但我們現在不收圖XD
2. 商業促銷:有些是商業促銷活動,就協助放上活動時間即可。
3. 僅含失效連結:只有連結,而且連結失效了。
4. 聊天:有些心靈需要寄託的朋友可能會找機器人聊天,這時候就用這個選項。
5. 意見回饋:有些朋友會很好心的在這邊給 cofacts 意見,請在 FB group 或 Slack 告訴我們。
6. 無意識測試:有些人會想要試試看,傳些又像聊天又遊戲的內容,可以使用此選項
```
至於如何定義,我們相信編輯,請自由心證。
delightfullychaotic
10:54:30
delightfullychaotic
10:56:37
iflin_2
11:04:04
謝謝。
show006100
11:20:33
@show006100 has joined the channel
hal
11:26:23
@hal has joined the channel
iflin_2
11:41:17
建議有關網頁的使用,如果是有連結的訊息,點取連結時,能夠以「另開新視窗」的方式,打開視窗。
delightfullychaotic
11:44:46
感謝 @iflin_2 ,會後會將大家的建議匯集,讓編輯檯更好用!
claire
13:20:41
@claire has joined the channel
labrada
13:25:39
哇咧 康健雜誌的企劃主任想參與cofacts
labrada
13:25:47
她問說要怎麼參與
ggm
13:32:08
叫他進入這裡(?)
ggm
13:32:12
我們禮拜三晚上有固定的聚會
ggm
13:32:18
或是
mrorz
13:32:20
其實在 cofacts 網站上面寫過 reply 的話
mrorz
13:32:24
就算是加入囉
mrorz
13:32:27
嗎
ggm
13:32:30
mrorz
13:32:35
就是成為 editor 這樣
ggm
13:33:07
是不是需要 「如何加入 cofacts.md」
mrorz
13:33:09
我們這裡常常遇到健康相關的東西很難闢謠 XDD
mrorz
13:33:25
那這樣好了
如果企劃主任可以加到 facebook group
如果企劃主任可以加到 facebook group
mrorz
13:33:43
然後我們遇到不會闢謠的健康訊息
ggm
13:33:44
我們整理一下想法好了
mrorz
13:33:49
都貼過去然後 tag 主任
mrorz
13:34:32
這樣的方式如何呢~?
mrorz
13:40:16
如果有其他方式的合作(co-marketing 之類的)需要討論的話,可以寄信到 cofacts@googlegroups.com
或剛才 ggm 說的那個 email address ,我們都會收到唷
或剛才 ggm 說的那個 email address ,我們都會收到唷
labrada
13:53:37
XDD
labrada
13:54:04
我問問他有沒有用slack
labrada
13:54:15
加入這感覺是最方便的
ggm
13:56:29
我猜是沒有 哈哈
ggm
13:56:50
他是想要哪種參與啊?要合作還是成為編輯幫忙查證
delightfullychaotic
14:01:07
我覺得他要個人還是組織加入?
delightfullychaotic
14:01:48
labrada
14:01:49
話說我如果要幫查證要怎弄啊 我也不會ㄟXD
delightfullychaotic
14:02:16
組織的話,我們在研議,現在可能寄信過來
delightfullychaotic
14:02:56
@labrada 我放的兩個連結都可以看
labrada
14:04:20
好我先貼這兩個連結給她
delightfullychaotic
14:04:27
感恩 @labrada 讚嘆 @labrada
labrada
14:04:39
如果他有興趣我帶她參加週會好了?
labrada
14:04:48
這樣應該最快哈哈哈
ggm
14:04:57
我是不建議參加週會耶 XD
delightfullychaotic
14:05:03
我們之後會有小聚,可能更適合
delightfullychaotic
14:05:12
或者我們約個業務合作會議
ggm
14:05:16
因為我們周會討論的東西 他不見得有興趣
ggm
14:05:31
因為可能會討論開發的 討論辦活動 之類的
labrada
14:05:38
我現在也不確定她是個人有興趣還是要組織加入 。
ggm
14:05:49
他只是隨口問問嗎 哈哈
labrada
14:05:55
我一開始以為是
labrada
14:05:59
但他一直問一直問
labrada
14:06:02
我就提出來了
delightfullychaotic
14:06:07
那就先丟連結吧
delightfullychaotic
14:06:08
感激你
ggm
14:06:11
嗯
ggm
14:06:15
寄信也可以 寄到 cofacts@googlegroups.com
delightfullychaotic
14:07:27
聽起來是個正妹 wwww 積極的 @labrada
delightfullychaotic
14:07:34
可以截圖存證惹
delightfullychaotic
14:07:42
以後貼紙免費
labrada
14:07:44
在那亂XD
delightfullychaotic
14:09:12
貼紙真的不用重印拉,先好好做業務
ggm
14:09:13
靠杯 XDDDD
labrada
14:09:31
哈哈哈哈哈
ggm
14:09:33
每次去客戶那邊都露一下
labrada
14:11:02
我感覺cofacts如果可以跟他們合作,應該能換到一些康健雜誌
版位
版位
labrada
14:11:20
不知道對你們來說有沒有用拉
ben196888
15:57:58
@ben196888 has joined the channel
ben196888
15:59:03
GitHub
Add tooltip when the cursor hovers related articles. Add simple similarity in the header.
- 💪1
- 👍1
mrorz
15:59:20
感謝 @ben196888 m(_ _)m
delightfullychaotic
15:59:37
感謝 @ben196888 m(_ _)m
mrorz
16:39:11
@ggm 本日 cofacts 要報告的:
數量:https://cofacts.g0v.tw/instant#startFrom=8793
挑一篇有趣的分享:https://cofacts.g0v.tw/replies
PR: 「相似度」:https://github.com/cofacts/rumors-site/pull/37
數量:https://cofacts.g0v.tw/instant#startFrom=8793
挑一篇有趣的分享:https://cofacts.g0v.tw/replies
PR: 「相似度」:https://github.com/cofacts/rumors-site/pull/37
ggm
16:39:45
Google Docs
CHOOSING_ ARTICLE CHOOSING_ REPLY CHOOSING_ CRAWLED ASKING_CRAWLED_FEEDBACK ASKING_ARTICLE_SUBMISSION ASKING_REPLY_FEEDBACK __INIT__ __INIT__ */ Search for articles, Store articles, Lists found articles User chooses “All not my message” or nothing is found / Search for crawled docs & newshelper S...![]()
ggm
16:55:23
原本有 700 篇未被查證
macpaul
17:09:32
@macpaul has joined the channel
ggm
17:36:57
27%, 12個編輯
delightfullychaotic
18:01:51
晚點繼續寫,禮拜三開會可以討論,大家有意見或收到回饋都可以寫上去
2017-09-17
mrorz
10:40:06
Johnson Liang
我覺得這樣的步驟來處理不錯:
1. 如果有真實訊息 reply,就花兩句來列出真實訊息的 reply
2. 如果有不實訊息 reply,就花兩句來列出不實訊息的 reply
3. 如果有個人意見 reply,就花兩句來列出個人意見的 reply。如果句數會超過,那就改成把「N 個回應認為純屬個人意見」放進 `extra` 陣列。
4. 如果有不在查證範圍 reply,就花個兩句來列出不在查證範圍的 reply。如果句數會超過,那就改成把「N 個回應認為不再查證範圍」放進 `extra` 陣列。
5. 如果 `extra` 陣列不為空,那就在最後一句顯示 `有${extra.join('、')},詳情請見 ${url}`;否則,最後一句放「想要一次看所有回應,請前往:(文章連結)」
- Forwarded from #cofacts
- 2017-09-14 01:19:36
GitHub
主要是因為一次只能回 5 句,但如果一個 article 有 RUMOR 又有 NON-RUMOR 就用掉 4 句了 @@
mrorz
10:40:31
希望禮拜三可以討論一下這個在 LINE bot 上呈現 opinionated 的 proposal
mrorz
10:41:04
@bil 也可以看一下這個 proposal,可以先在這裡討論唷
delightfullychaotic
15:01:54
@bil 在美國闢謠神速,輕鬆打趴大松的我們(跪
我睡不著打發時間QQ漫漫長夜太寂寞惹
delightfullychaotic
2017-09-17 23:11:44
>漫漫長夜太寂寞惹 @mrorz 不用負責嗎?
mrorz
2017-09-17 23:14:30
打發時間的方式好有建設性
自慚形穢
自慚形穢
.michael_li
2017-09-17 23:25:54
[廣告文案]漫漫長夜你空虛寂寞覺得冷嗎? 來闢謠吧! 請加入 真的假的 編輯團隊
ggm
15:18:26
facebook.com
【講師搶先報】차미영 (Meeyoung Cha) – Associate Professor / KAIST School of Computing 社交媒體中,傳聞和假消息經常猖獗,而時間是相當關鍵的一個因素。#차미영 博士投入資訊傳播的分析,熱衷於使用者的資訊、情緒及使用者影響力等,也擅於分析這一類複雜的線上社交網路資訊~其中對於 YouTube 與 Twitter 的分析,更先後於...
ggm
15:19:27
Detecting rumors from microblogs with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ggm
15:20:02
> Microblogging platforms are an ideal place for spreading rumors and automatically debunking rumors is a crucial problem. To detect rumors, existing approaches have relied on hand-crafted features for employing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that require daunting manual effort. Upon facing a dubious claim, people dispute its truthfulness by posting various cues over time, which generates long-distance dependencies of evidence.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method that learns continuous representations of microblog events for identifying rumors. The proposed model is based on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RNN) for learning the hidden representations that capture the variation of contextual information of relevant posts over time.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datasets from two real-world microblog platforms demonstrate that (1) the RNN method outperforms state-of-the-art rumor detection models that use hand-crafted features; (2) performance of the RNN-based algorithm is further improved via sophisticated recurrent units and extra hidden layers; (3) RNN-based method detects rumors more quickly and accurately than existing techniques, including the leading online rumor debunking services.
mrorz
2017-09-18 10:13:39
不知道為什麼公司開 acm digital library 很慢
但這裡可以看到全文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03015763_Detecting_Rumors_from_Microblogs_with_Recurrent_Neural_Networks
但這裡可以看到全文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03015763_Detecting_Rumors_from_Microblogs_with_Recurrent_Neural_Networks
mrorz
2017-09-18 10:19:27
然後有一篇用 CRF 做 classifier 的有 cite 這篇用 RNN 做的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18726047_Exploiting_Context_for_Rumour_Detection_in_Social_Media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18726047_Exploiting_Context_for_Rumour_Detection_in_Social_Media
mrorz
2017-09-18 10:35:47
我覺得我們可以開始弄 dataset page 了,內容參考之前 GGM 分享的百度 WebQA
http://idl.baidu.com/WebQA.html#6884628-fbook-1-18564-9540e56d6f2e3e764f5ad7fc3a86db29
我覺得我們用 hackmd 做一頁來介紹 dataset 就可以,就把我們資料庫 dump 出來,幫忙斷個詞(也可以不斷詞),然後包成一包,寫一下欄位定義。
http://idl.baidu.com/WebQA.html#6884628-fbook-1-18564-9540e56d6f2e3e764f5ad7fc3a86db29
我覺得我們用 hackmd 做一頁來介紹 dataset 就可以,就把我們資料庫 dump 出來,幫忙斷個詞(也可以不斷詞),然後包成一包,寫一下欄位定義。
mrorz
2017-09-18 10:39:10
要不要禮拜三也討論一下?
嗯嗯可以
bil
21:15:26
我睡不著打發時間QQ漫漫長夜太寂寞惹
delightfullychaotic
23:11:44
>漫漫長夜太寂寞惹 @mrorz 不用負責嗎?
.michael_li
23:25:54
[廣告文案]漫漫長夜你空虛寂寞覺得冷嗎? 來闢謠吧! 請加入 真的假的 編輯團隊
2017-09-18
mrorz
10:13:39
不知道為什麼公司開 acm digital library 很慢
但這裡可以看到全文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03015763_Detecting_Rumors_from_Microblogs_with_Recurrent_Neural_Networks
但這裡可以看到全文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03015763_Detecting_Rumors_from_Microblogs_with_Recurrent_Neural_Networks
mrorz
10:19:27
然後有一篇用 CRF 做 classifier 的有 cite 這篇用 RNN 做的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18726047_Exploiting_Context_for_Rumour_Detection_in_Social_Media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18726047_Exploiting_Context_for_Rumour_Detection_in_Social_Media
mrorz
10:35:47
我覺得我們可以開始弄 dataset page 了,內容參考之前 GGM 分享的百度 WebQA
http://idl.baidu.com/WebQA.html#6884628-fbook-1-18564-9540e56d6f2e3e764f5ad7fc3a86db29
我覺得我們用 hackmd 做一頁來介紹 dataset 就可以,就把我們資料庫 dump 出來,幫忙斷個詞(也可以不斷詞),然後包成一包,寫一下欄位定義。
http://idl.baidu.com/WebQA.html#6884628-fbook-1-18564-9540e56d6f2e3e764f5ad7fc3a86db29
我覺得我們用 hackmd 做一頁來介紹 dataset 就可以,就把我們資料庫 dump 出來,幫忙斷個詞(也可以不斷詞),然後包成一包,寫一下欄位定義。
mrorz
10:39:10
要不要禮拜三也討論一下?
delightfullychaotic
13:14:56
禮拜三提醒我順便提一下法律顧問的部分
ggm
14:08:53
嗯嗯可以
.michael_li
16:44:13
我忘記上次在編輯小聚中 跟誰提過 LINE群組 有機器人 可以回覆人類用戶問題 之類的話題 (不過很吵鬧)
我剛剛重新知道 這個機器人是 卡米狗
我剛剛重新知道 這個機器人是 卡米狗
mrorz
2017-09-18 18:29:32
mrorz
2017-09-18 18:29:54
LINE bot 上 pipeline 上最緊急應該是 https://github.com/cofacts/rumors-line-bot/issues/32
.michael_li
16:44:47
//這個是防翻群機器人
mrorz
18:29:32
GitHub
LINE Bot 再被加進去群組之後,把在群組裡面的訊息,拿去對前 100 則查證的訊息做 in-memory 的查詢(#14)。
mrorz
18:29:54
LINE bot 上 pipeline 上最緊急應該是 https://github.com/cofacts/rumors-line-bot/issues/32
GitHub
主要是因為一次只能回 5 句,但如果一個 article 有 RUMOR 又有 NON-RUMOR 就用掉 4 句了 @@
mrorz
18:34:38
週三開會 agenda:
* 討論大松狀況 https://g0v-tw.slack.com/archives/C2PPMRQGP/p1505556096000008
* LINE bot 支援「含有個人意見」https://g0v-tw.slack.com/archives/C2PPMRQGP/p1505616006000029
* 準備 data 頁面 https://g0v-tw.slack.com/archives/C2PPMRQGP/p1505632802000034 (我記得 @darkbtf 說想要做 classifier,要不要把你整理好的資料公開出來給大家一起用?)
* 提一下法律顧問的部分 https://g0v-tw.slack.com/archives/C2PPMRQGP/p1505711696000073
* Release note: reply list, relevance rating in related article
* 討論大松狀況 https://g0v-tw.slack.com/archives/C2PPMRQGP/p1505556096000008
* LINE bot 支援「含有個人意見」https://g0v-tw.slack.com/archives/C2PPMRQGP/p1505616006000029
* 準備 data 頁面 https://g0v-tw.slack.com/archives/C2PPMRQGP/p1505632802000034 (我記得 @darkbtf 說想要做 classifier,要不要把你整理好的資料公開出來給大家一起用?)
* 提一下法律顧問的部分 https://g0v-tw.slack.com/archives/C2PPMRQGP/p1505711696000073
* Release note: reply list, relevance rating in related article
2
delightfullychaotic
18:37:45
然後我會晚到XDD
delightfullychaotic
21:19:50
看他們要不要順便闢謠
2017-09-19
mrorz
10:55:22
很多保健跟奇怪的體操
delightfullychaotic
23:19:48
delightfullychaotic
23:19:56
@mrorz 你要不要自己出手這篇
mrorz
23:50:55
done
mrorz
23:54:04
不小心連用了兩個然而
懶得再刪掉重發了
懶得再刪掉重發了
2017-09-20
mrorz
00:09:46
是說我翻了一下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196590 的 reference
news.ltn.com.tw
中國通訊軟體微信(WeChat)擁有10億用戶,許多人平常付款、轉帳、醫院掛號、發表文章和照片,都是靠微信達成。日前有外媒稱用戶聊天內容全遭中共監控,最近微信也發出聲明表示,用戶的個人資料和私人聊天內容,若有需要將被提供給中國政府。綜合外媒報導,微信日前發出聲明指出,用戶在更新後,將要接受新的隱私政策才能繼續使用該App,用戶的個人資料將依照「適用的法律法規」提交給中國政府。除了個人的通信訊息等,包括在微信上搜索和查看的訊息、聊天對象、聊天時間等數據都會被微信收集,新的隱私政策將有權保存或披露這些數據,以「遵守適用的法律法規」。![]()
mrorz
00:11:02
http://www.theepochtimes.com/n3/2296960-wechat-confirms-it-gives-just-about-all-private-user-data-to-the-chinese-regime/ 怎麼感覺這種 privacy update 可能是程式改版之前就已經這樣寫了?
因為 privacy update 不會把「新增」的段落標出來,所以其實大家在閱讀的時候不知道哪些是這次新加的 @@
因為 privacy update 不會把「新增」的段落標出來,所以其實大家在閱讀的時候不知道哪些是這次新加的 @@
The Epoch Times
China's most popular messaging app WeChat now warns users in a privacy statement about how much of their private data the company shares with the Chinese r![]()
ggm
11:07:19
可能是 client 端不用改寫 直接從 server 送給政府?
mrorz
13:28:41
1. 社群網站本來就可以決定是否要給出資料,Facebook 也只說我們會檢視「適法性」(見 https://govtrequests.facebook.com/about/ )。台灣其實也跟 facebook 要了不少次 (見 https://govtrequests.facebook.com/country/Taiwan/2016-H2/ ),次數高過南韓與日本,要求的帳號數量跟整個澳洲差不多多。
2. 這個 privacy update 的「適用的法律法規」是這次才加上去的嗎?然後真的不用搜索票也能看嗎?
2. 這個 privacy update 的「適用的法律法規」是這次才加上去的嗎?然後真的不用搜索票也能看嗎?
@null
15:33:03
@mrorz commented on @michael_li’s file 真的有年紀比較大卻又不懂電腦網路世界運作的人,相信唐鳳監控網路的影片..png: 只好給他們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1205-dailynews-facebook-inspirational-quotes-intellegence/
> 他的團隊證明了,更願意相信和接受這些「心靈雞湯」的人,不僅智商、認知水平和語言能力都相對低下,還傾向於相信陰謀論、超自然現象、反醫學,以及宗教。他的團隊設計了一個「四步驗證法」,檢測了近300位實驗對象對「心靈雞湯」的接受程度與智力之間的關係。
#我是網兇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1205-dailynews-facebook-inspirational-quotes-intellegence/
> 他的團隊證明了,更願意相信和接受這些「心靈雞湯」的人,不僅智商、認知水平和語言能力都相對低下,還傾向於相信陰謀論、超自然現象、反醫學,以及宗教。他的團隊設計了一個「四步驗證法」,檢測了近300位實驗對象對「心靈雞湯」的接受程度與智力之間的關係。
#我是網兇
2017-09-22
mrorz
13:20:29
Release note published
https://medium.com/cofacts/2017-9-22-%E5%9B%9E%E6%87%89%E5%88%97%E8%A1%A8%E6%9B%B4%E6%96%B0-dfd59fd4111f
https://medium.com/cofacts/2017-9-22-%E5%9B%9E%E6%87%89%E5%88%97%E8%A1%A8%E6%9B%B4%E6%96%B0-dfd59fd4111f
- 👍2
- 🦄1
mrorz
13:30:31
@delightfullychaotic 「Github 放 email」是這樣就好嗎
https://github.com/cofacts
https://github.com/cofacts
GitHub
GitHub is where people build software. More than 24 million people use GitHub to discover, fork, and contribute to over 67 million projects.
delightfullychaotic
13:31:32
我覺得這樣就可以了。看大家有沒有其他意見。
mrorz
13:34:59
👌
2017-09-23
.michael_li
13:55:14
很久以前 看到網路消息 有女人推著男人輪椅賣東西 是集團控制身障人士 固定用車輛運送(我也見過一女一男的組合在馬路上)
林立青專欄/「努力不在地上爬著,不想再被說是乞丐行業。」專訪巨輪協會街賣者
http://npost.tw/archives/37228
林立青專欄/「努力不在地上爬著,不想再被說是乞丐行業。」專訪巨輪協會街賣者
http://npost.tw/archives/37228
2017-09-26
ggm
10:19:26
右下角的那個圖示不錯 XD
lucien
10:20:20
真是應景
delightfullychaotic
10:28:18
news.ltn.com.tw
節氣「白露」已過,秋季到來,最近LINE群組又有人以「緊急訊息」方式,請網友週知好友,吃柿子不能喝優酪乳,也不能吃香蕉,已經有小朋友吃了來不及送到醫院就死亡,南投縣營養師公會理事長廖美俞和中醫師洪豐田都說「這是謠言」,腸胃不好或不適涼性食物的體質不要多吃就好。廖美俞說,去年秋天就被問過此問題,今年又有人散布訊息,柿子有單寧酸,與蛋白值高的乳製品一起吃,會有凝塊現象,加上柿子膳食纖維高,比火龍果、奇異果都高,腸胃蠕動會更快,腸胃不好的人,會感覺比較不舒服。![]()
delightfullychaotic
10:28:24
標題有點可愛XDD
mrorz
10:45:54
還沒等到醫院就往生是啥梗
mrorz
10:50:54
然後那個請教有一則那個,我也不知道怎麼擋下來
感覺他需要的是一個留言的機制 @@
這種 ad hoc 的語句進到資料庫不知道會不會有奇怪的影響
感覺他需要的是一個留言的機制 @@
這種 ad hoc 的語句進到資料庫不知道會不會有奇怪的影響
.michael_li
17:50:36
農業謠言追追追 有提到吃了柿子後暴斃的謠言 https://www.facebook.com/agri.rumor/posts/746223842230998
facebook.com
剛剛接到網友傳訊,說接到這樣的line的貼文,想請問是否屬實: 【請告知週邊人員,現在是柿子上市的季節,吃完柿子千萬别喝優酪乳,也不能吃香蕉,會中毒,已經上新聞了,有個孩子還没等到醫院就往生了,誰的群組多,相互轉發一下,别差那三五秒,多做好事會功德無量的!】 啊~又到了柿子上市的季節了嗎?...
.michael_li
17:52:23
農業謠言追追追 就我那個屏東網友(高雄農改場) 鄭文吉設立的
Michael
農業謠言追追追 有提到吃了柿子後暴斃的謠言 https://www.facebook.com/agri.rumor/posts/746223842230998
- Forwarded from #cofacts
- 2017-09-26 17:50:36
mrorz
17:55:59
@ggm 我想把農業謠言追追追放進 http://beta.hackfoldr.org/cofacts/https%253A%252F%252Fhackmd.io%252Fs%252FBkXXkO2we 但該清單被你鎖定惹
mrorz
17:56:11
請幫忙加這個連結
mrorz
17:58:16
medpartner.club
Medpartner是最專業的醫美、整形、微整形與保養知識網站。一位醫師用一年時間和100萬,夢想用正確醫美和保養知識扭轉亂象。 Med是醫學的縮解,唸起來亦是「美的」。我們希望用醫學專業,分享更多美的知識。Partner則是我們對彼此關係的想像。醫師和求診者不只是醫病關係,更應該是夥伴關係。![]()
ggm
18:01:45
加都加
mrorz
18:02:12
你也可以考慮開放登入的人編輯其實
ggm
18:02:14
我解開好了 好像也不會怎樣
mrorz
18:02:18
limited
mrorz
18:02:19
嗯嗯
mrorz
18:02:28
感謝感謝
ggm
18:06:42
都加囉
2017-09-27
ggm
18:54:16
```
大家都有兒子孫子在上學,建議你看完全文。 實在很可惡~
(forbidden)
轉載而來 分享
分享一個實例:
鄰居的兒子是
品學兼優乖乖牌
上國中之後
班上有位同學
每天都請他兒子
喝一杯珍珠奶茶
那個男孩也不覺不妥
就覺得是好同學、
好哥兒們有福同享
(孩子總喜歡在學校跟同學分食一杯飲料或零食)
漸漸的
這位乖兒子生活
提不起勁、成績也一落千丈
媽媽覺得有問題
帶去找醫生
這一看才發現
兒子染上了毒癮
怎麼想也想不出來
為何會發生
一直到最後才找出是
『免費珍珠奶茶』
的問題
但,毒癮很難戒
就算這孩子後來去勒戒
進進出出很多次
終也未能回到原本的生活
人生就此走樣
他媽媽很是懊惱
前幾天班親會聽
女兒導師提起
有國中的校門口附近
放學時間就有人發送免費試吃的
糖果還是零食
但那 不是真的行銷試吃活動
而是毒品零食
大家提醒提醒孩子
別因如此嚐試而走上不歸路
這是真的,身邊朋友已有女兒因吃了糖果受害。請老師在課堂上再次叮嚀孩子們千萬不要因好奇或手上飲料離開視線後就不要再喝了。
```
大家都有兒子孫子在上學,建議你看完全文。 實在很可惡~
(forbidden)
轉載而來 分享
分享一個實例:
鄰居的兒子是
品學兼優乖乖牌
上國中之後
班上有位同學
每天都請他兒子
喝一杯珍珠奶茶
那個男孩也不覺不妥
就覺得是好同學、
好哥兒們有福同享
(孩子總喜歡在學校跟同學分食一杯飲料或零食)
漸漸的
這位乖兒子生活
提不起勁、成績也一落千丈
媽媽覺得有問題
帶去找醫生
這一看才發現
兒子染上了毒癮
怎麼想也想不出來
為何會發生
一直到最後才找出是
『免費珍珠奶茶』
的問題
但,毒癮很難戒
就算這孩子後來去勒戒
進進出出很多次
終也未能回到原本的生活
人生就此走樣
他媽媽很是懊惱
前幾天班親會聽
女兒導師提起
有國中的校門口附近
放學時間就有人發送免費試吃的
糖果還是零食
但那 不是真的行銷試吃活動
而是毒品零食
大家提醒提醒孩子
別因如此嚐試而走上不歸路
這是真的,身邊朋友已有女兒因吃了糖果受害。請老師在課堂上再次叮嚀孩子們千萬不要因好奇或手上飲料離開視線後就不要再喝了。
```
mrorz
2017-10-08 22:10:50
@ggm 我遇到跟 Hazel 上上禮拜遇到的一模一樣的問題(LINE bot 已讀不回)。一樣找不到 rumors line bot 吐的 application log,但仔細比對 heroku access log 與 LINE 時間,會發現我遇到已讀不回的時候,line bot server 其實都回傳了 401。
我猜是我寫的 checkSignature 有問題,應該換成官方版本的 QQ
https://github.com/cofacts/rumors-line-bot/issues/35
我猜是我寫的 checkSignature 有問題,應該換成官方版本的 QQ
https://github.com/cofacts/rumors-line-bot/issues/35
mrorz
2017-10-08 22:11:16
至於上上禮拜的 log 已經被洗掉了,所以沒辦法驗證 Hazel 遇到的是不是同一個問題 QQ
是說為什麼要自己做 checkSignature 呀?
所以你是說,LINE 有收到訊息,且無誤地傳給我們的 webhook,但是我們的 webhook 因為 checkSignature 有問題,所以就擋掉了嗎
mrorz
2017-10-09 14:42:51
是的
mrorz
2017-10-09 14:43:25
另外,當初自己做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在寫 line bot 的時候,LINE 還沒出官方 SDK。
mrorz
2017-10-09 14:43:39
所以現在官方出了,確實沒道理自己做。
mrorz
2017-10-10 16:53:18
@ggm @darkbtf 我還沒換成官方 SDK
但先把 checkSignature fail 後的 logging 做起來了:
https://github.com/cofacts/rumors-line-bot/pull/37
但先把 checkSignature fail 後的 logging 做起來了:
https://github.com/cofacts/rumors-line-bot/pull/37
ggm
18:55:01
借放
2017-09-28
mrorz
15:10:15
關於上週三(0919 meeting)「外部連結要開新視窗」這件事情:
https://github.com/cofacts/rumors-site/issues/40
我自己的感受是,我在手機上闢謠確實會忘記開新視窗,然後要回到文章確實滿煩的(因為回頭要填闢謠時,會忘記到底是在哪一個分頁的「上一頁」)
但這些文章都說不要這麼做:
http://searchengineland.com/creating-the-best-user-experience-for-your-links-181406
https://ux.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31498/visual-differentiation-between-in-site-links-to-outbound-links
Wikipedia 在往外的連結會放一個小 icon,但點下去依然是同一個視窗: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Manual_of_Style/Linking#External_links_section
我現在超困惑,到底我們該不該理會這些所謂的 “usability guide”⋯⋯
https://github.com/cofacts/rumors-site/issues/40
我自己的感受是,我在手機上闢謠確實會忘記開新視窗,然後要回到文章確實滿煩的(因為回頭要填闢謠時,會忘記到底是在哪一個分頁的「上一頁」)
但這些文章都說不要這麼做:
http://searchengineland.com/creating-the-best-user-experience-for-your-links-181406
https://ux.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31498/visual-differentiation-between-in-site-links-to-outbound-links
Wikipedia 在往外的連結會放一個小 icon,但點下去依然是同一個視窗: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Manual_of_Style/Linking#External_links_section
我現在超困惑,到底我們該不該理會這些所謂的 “usability guide”⋯⋯
GitHub
As discussed in 0919 meeting Add target="_blank" for external links Disable eslint for no referrer check Display "open new window" icon using ::after pseudo-element
mrorz
15:12:04
mrorz
15:13:20
有人說 back button 「很自然」
然後這篇文章卻又提出 back button fatigue
http://uxmovement.com/navigation/why-external-links-should-open-in-new-tabs/
這些人可以先打一架再來發文ㄇ
然後這篇文章卻又提出 back button fatigue
http://uxmovement.com/navigation/why-external-links-should-open-in-new-tabs/
這些人可以先打一架再來發文ㄇ
uxmovement.com
When most designers design websites, they don't pay much attention to links. As long as the link works and takes users to the right page, everything is fine.
ggm
16:18:30
這個問題一直從 web 延伸到 mobile 呀 …
mrorz
17:29:09
10 年來從未定案
mrorz
17:29:16
UX 真難
mrorz
17:32:01
https://goo.gl/QWgehp 這篇有人提:
> You often hear arguments “we need to launch external links in a pop-up so that users can come back to our site”. I find that an arrogant belief that the users want to come back. They may. And if they do, they can certainly use that back button.
對於 cofacts,我們幾乎可以 100% 確定編輯點一個連結之後,絕對會要回到 cofacts,這一點也不是 arrogant belief。
> You often hear arguments “we need to launch external links in a pop-up so that users can come back to our site”. I find that an arrogant belief that the users want to come back. They may. And if they do, they can certainly use that back button.
對於 cofacts,我們幾乎可以 100% 確定編輯點一個連結之後,絕對會要回到 cofacts,這一點也不是 arrogant belief。
2017-09-29
.michael_li
02:05:40
〔技術問題〕我問一件事情 以新聞網頁來說 如果有個「介面/系統」 任何人只要貼新聞網址 就直接跳到特別設計的介面 左半邊是原本新聞網頁 右半邊是「說明區」可以說明任何事情 例如:標記假新聞 解釋假的問題在哪邊
當然「說明區」就像一個編輯台在運作 或是 吐出既有的謠言查核平台的資料(例如:真的假的,新聞小幫手)
當然「說明區」就像一個編輯台在運作 或是 吐出既有的謠言查核平台的資料(例如:真的假的,新聞小幫手)
.michael_li
02:06:19
這大概要怎麼工程架構
.michael_li
02:06:51
或說需要哪些工程技術 來架構出來
mrorz
2017-09-30 10:55:04
看起來就是一般的網頁前後端。如果是要到 g0v 提案的話,把你現在說的這些在報告時講出來就可以了~
如果要提案的話,建議定義清楚「右半邊」要呈現什麼東西,目前的「任何事情」有點發散。每次黑客松就挑一個目標來做,例如說「整合新聞小幫手,呈現舉報內容與編輯記錄」,然後再畫一個像你現在有的 wireframe 圖,只是右邊要有哪些資訊得畫得清楚點這樣。
有一個小 risk 是有些網站可能會禁止嵌入,這樣你的「左半邊」就會看不到。
(那類的網站在 hackfoldr、hackmd book mode 也會有一樣的問題)
如果要提案的話,建議定義清楚「右半邊」要呈現什麼東西,目前的「任何事情」有點發散。每次黑客松就挑一個目標來做,例如說「整合新聞小幫手,呈現舉報內容與編輯記錄」,然後再畫一個像你現在有的 wireframe 圖,只是右邊要有哪些資訊得畫得清楚點這樣。
有一個小 risk 是有些網站可能會禁止嵌入,這樣你的「左半邊」就會看不到。
(那類的網站在 hackfoldr、hackmd book mode 也會有一樣的問題)
yueh
2017-10-02 07:26:36
我是用python. Hope it helps:)
如何自动生成文本摘要
http://m.blog.csdn.net/aliceyangxi1987/article/details/72765285
python实现文章或博客的自动摘要(附java版开源项目)
http://www.cnblogs.com/zdz8207/p/python-summarize-NLP-java.html
Python實現英文新聞摘要自動提取
https://kknews.cc/education/regal8v.amp
如何自动生成文本摘要
http://m.blog.csdn.net/aliceyangxi1987/article/details/72765285
python实现文章或博客的自动摘要(附java版开源项目)
http://www.cnblogs.com/zdz8207/p/python-summarize-NLP-java.html
Python實現英文新聞摘要自動提取
https://kknews.cc/education/regal8v.amp
kooioao
2017-10-02 14:59:58
要避免被禁止嵌入的話,感覺這應該適合做成 browser extension
mrorz
2017-10-02 15:09:31
嗯這要看 scenario 呢
@michael_li 並沒有提到使用者會如何使用這個產品
@michael_li 並沒有提到使用者會如何使用這個產品
.michael_li
2017-10-02 16:22:08
嗯 因為我沒有直接碰觸程式設計 所以我沒提出使用者如何用(一開始問句就會被侷限施作方案) / 我是有想過 瀏覽器外掛(browser extension)的方案 就跟新聞小幫手一樣 開網頁之後 就變成草圖的樣子 分割左右半邊 各自讀取所謂的「網頁」 等於是一個分頁就同時開兩個網的樣態
2017-09-30
ggm
10:31:26
這應該是不用什麼特別的技術架構 .. XD
mrorz
10:48:16
想問問有在關注 chatbot 社群的 @ggm @darkbtf
關於之前的 https://github.com/cofacts/rumors-line-bot/issues/23
1. 有看過其他 developer 在抱怨 unit test 測長度很煩這件事嗎
2. 有沒有現成的 solution,例如說 LINE messaging API message object ( https://developers.line.me/en/docs/messaging-api/reference/#message-objects ) 的 jsonschema 之類的?
3. 如果 1 是 yes 而 2 是 no,那我們自己出一個 message object 的 jsonschema,對我們跟大家是有用的嗎
關於之前的 https://github.com/cofacts/rumors-line-bot/issues/23
1. 有看過其他 developer 在抱怨 unit test 測長度很煩這件事嗎
2. 有沒有現成的 solution,例如說 LINE messaging API message object ( https://developers.line.me/en/docs/messaging-api/reference/#message-objects ) 的 jsonschema 之類的?
3. 如果 1 是 yes 而 2 是 no,那我們自己出一個 message object 的 jsonschema,對我們跟大家是有用的嗎
GitHub
Reported from FB group: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cofacts/permalink/1987269594838193/>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cofacts/permalink/2003548476543638/> @godgunman @darkbtf please see if Bo...
ggm
10:51:01
1. 沒耶,我是覺得 unit test 本來就會測一些邊界,這個很正常
ggm
10:53:01
2,3 一起回答,我覺得做 LINE 自己的 jsonschema 比較沒有意義
ggm
10:53:05
要做就要做一個通用的 jsonschema
ggm
10:53:39
這個我們現在有在做,我們想要一統所有 IM 平台的,Message Schema
ggm
10:54:59
做法就是,先定義一個通用的 Message 格式,再針對每個平台出那個平台的 jsonschema,再寫一個 parser or compiler 去讀每個平台的 jsonschema,轉成通用格式
mrorz
10:55:04
看起來就是一般的網頁前後端。如果是要到 g0v 提案的話,把你現在說的這些在報告時講出來就可以了~
如果要提案的話,建議定義清楚「右半邊」要呈現什麼東西,目前的「任何事情」有點發散。每次黑客松就挑一個目標來做,例如說「整合新聞小幫手,呈現舉報內容與編輯記錄」,然後再畫一個像你現在有的 wireframe 圖,只是右邊要有哪些資訊得畫得清楚點這樣。
有一個小 risk 是有些網站可能會禁止嵌入,這樣你的「左半邊」就會看不到。
(那類的網站在 hackfoldr、hackmd book mode 也會有一樣的問題)
如果要提案的話,建議定義清楚「右半邊」要呈現什麼東西,目前的「任何事情」有點發散。每次黑客松就挑一個目標來做,例如說「整合新聞小幫手,呈現舉報內容與編輯記錄」,然後再畫一個像你現在有的 wireframe 圖,只是右邊要有哪些資訊得畫得清楚點這樣。
有一個小 risk 是有些網站可能會禁止嵌入,這樣你的「左半邊」就會看不到。
(那類的網站在 hackfoldr、hackmd book mode 也會有一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