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各位,今天講到Polis意見的公平性,以及我們vTaiwan可以在這個步驟加進AI處理標準程序的可能性。
基於上次的經驗,很多大家投的意見被投票同意或不同意很容易受*詞義定義*跟*情緒用詞*影響,變得大家投票的概念被模糊掉了。所以說,理想中是所有的意見,在被加進Polis之前,都跑過一樣的程序做處理,讓參與者新增的意見也都有對齊達到同一個標準,比較不會有什麼因為有情緒或是邏輯不通或是有錯字而影響大家投票,所以建議從一開始種子意見也都跑過一次一樣的程序整理過,達成一定的公平性。
目前我是用Claude然後prompt寫:
”
將以下意見轉換為有效的Polis意見,該意見應:
- 使用清晰、簡單、易讀的語言以及邏輯(少於200字)
- 清楚定義任何複雜的概念以及主動被動的角色關係
- 僅包含一個可同意/不同意的概念
- 如果一則意見有兩個以上的概念,拆成不同Polis意見
- 去除情緒化或指責性語言
- 避免絕對詞(「總是」、「從不」、「每個人」)
- 著重於解決方案而非僅描述問題
- 保持中立表達,不假設共同價值觀
格式: 原始意見: [意見] Polis意見: [轉換後的意見]
”
然後新增了一列整理過的意見在種子意見google sheet上面,大家可以看看。其實還滿有趣的,舉幾個例子,雖然原本的種子意見已經寫得很好了,還是有一些被整理的痕跡:
例子1:
原始意見: 社交平台不應該以反詐之名強制實名制,因為這可能危及個人隱私與匿名權利。
LLM整理過的意見: 保護用戶隱私和匿名表達權利比實施實名制防詐騙更為重要。
// 讀起來邏輯上更簡單直接,但也確實抓出了那個價值取捨的點。
例子2:
原始意見: 詐騙受害者不應獲得政府賠償基金的補助,除非是弱勢群體。
LLM整理過的意見: 政府的詐騙賠償補助應僅限於經濟或資訊弱勢群體,而非所有受害者。
// 原始意見大家同意不同意的焦點可能會放在前面或是後面,但是整理過之後就比較清楚要同意或不同意什麼。
不知道大家覺得這個程序可不可以加入這個環節,讓整個vTaiwan+AI協力的過程更標準化一點:pray:🏽
@joshuacyyang 你可以將這個訊息轉到賴群嗎
👍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