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tracing

2022-01-14
聯合新聞網
國內今日新增11例本土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其中聯邦銀行健行分行的行員無新增案例,但行員家人新增3...
  • 1
  • 🙏4
好奇簡訊內容是否只有中文?有沒有更有效的方法通知不熟悉中文的人?
2022-01-15
pichuchen 08:57:16
幫忙分享了,不然到時候就又有鄉民要說五億沒用了
2022-01-16
Laura Stahl 12:59:51
@l.a.stahl has joined the channel
2022-01-17
2022-01-19
kiang 22:23:04
  • 3
  • 1
delightfullychaotic 2022-01-20 12:25:54
由黑翻紅(?
2022-01-20
delightfullychaotic 12:25:54
由黑翻紅(?
2022-01-22
cai 17:29:55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809699
> 去年5月的簡訊封數為1.5億封、6月5.24億封、7月5.64億封、8月5.67億封、9月5.42億封、10月4.95億封、11月3.59億封、12月2.95億封;今年1月尚未結束,累計1.97億封。
NCC的FB 每個月有公布累積總數跟該刪的數量
自由時報電子報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本土病例今天一口氣暴增82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要求一定要落實實名制簡訊;根據指揮中心統計,去年6月到9月發送量最多,高點單月曾到5.67億封,本月僅1.97億封。亞旭電腦桃園廠爆發武漢肺炎群聚感染案,已累積70人確診,該廠有2名移工在本月9日曾到西堤用餐,卻未掃實名制,導致匡列延遲12天,並進一步造成電子廠內的群聚。
  • 😮1
2022-01-23
acechen 01:15:57
好奇簡訊內容是否只有中文?有沒有更有效的方法通知不熟悉中文的人?
acechen 01:22:13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201190223.aspx
`陳時中回應,並未強迫要實聯制,「若有罰則,我想被罰的人非常多」…陳時中說,目前沒有落實實聯制並無處分`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201220155.aspx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即日起餐飲場所強制實施實聯制,未配合的餐廳禁止提供內用服務`
強制實聯制但是沒有罰則(禁內用?)
cna.com.tw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並未強迫要實聯制,但實聯制有備無患,疫調時可幫助快速追人匡列,近期民眾有點忽略,呼籲防疫人人有責,應盡量配合實聯制。
cna.com.tw
西堤群聚疫情延燒,且有部分個案未落實實聯制,導致疫情一發不可收拾。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即日起餐飲場所強制實施實聯制,未配合的餐廳禁止提供內用服務。
顧客沒有、店家有
kiang 10:05:45
所以還是希望推廣社交距離 app 吧
  • 1
跟社交距離 App 沒關係吧,不想掃實聯制的人你覺得他們會裝臺灣社交距離嗎?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42904964.A.C08.html
跟社交距離 App 沒關係吧,不想掃實聯制的人你覺得他們會裝臺灣社交距離嗎?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42904964.A.C08.html
同意,如果所有的人都願意配合,社交距離其實比實聯制更簡單更精準,但需要社會中所有的人都願意裝、收到通知的人都自行去接受採檢。光這兩點,就不太可能在現在的情勢下有用。

感覺如果在已經全面廣傳的情形下,社交距離作為個人的健康風險衡量工具,可能比較會有效用。當然多一個工具就多一層保護,但如果會造成台灣鯛「有社交距離為什麼還要實連制」的排擠心態,那可能還是把實連制先做確實比較好。
我的想法是,實聯制這麼麻煩都可以有如此高的覆蓋率,社交距離作法預期會更容易些,而且社交距離 app 也不會需要完全覆蓋,過去新聞討論是 7 成左右就能發揮作用

重點在於及時阻止散播,而不是做到清零
我是用社交距離 app 作掃碼器,所以自然會開著,也沒有排擠問題。如果要增加使用場景,或許可以整合進這支 app 的功能到社交距離 app 裡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h.admin.bag.covidcertificate.wallet&hl=zh_TW&gl=US
@acc
@acechen 沒關係,搞不好他們會願意裝台北通 (X 那這樣還是會掃
@au 謝謝,我們研究一下
@au 這看起來會需要身份認證?才能結合發放證明
可以掃 PDF 上的 QR Code 匯入
了解,所以他需要再搭配身分證或是證明文件出示
是,歐盟的設計本來就需要再搭配證明文件
收到,謝謝 @au
pichuchen 14:15:49
暴露通知系統在量大的時候其實效果有限,內華達州這邊的經驗是我一下飛機當天就有狀況了
pichuchen 14:16:05
但是大概是我離開機場大概五天左右才跳通知
我想這是受制於行政程序,而不是資訊系統效率,台灣在這一點應該好很多就是了
目前沒有公布受理到上傳大概會需要多久,也有可能是因為突然量大時處理不來...
目前2天內基本上都會上傳,已經是既定流程了。
pichuchen 14:16:49
然後我自己有症狀的時候還沒辦法填,要到確診出來之後,然後發現沒有美國號碼不能填,所以又等了幾天美國號碼下來
pichuchen 14:17:23
然後填的時候他要用同支手機來收簡訊,驗證完簡訊之後大概一兩天左右他就會把通知送給周圍的人了
pichuchen 14:18:02
也就是說,從症狀出來到實際上送出去,大概要隔十天左右,而且是確診者要很積極的狀況才能送出去
acechen 15:27:26
跟社交距離 App 沒關係吧,不想掃實聯制的人你覺得他們會裝臺灣社交距離嗎?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42904964.A.C08.html
acechen 15:28:13
Replied to a thread: 2022-01-23 10:05:45
跟社交距離 App 沒關係吧,不想掃實聯制的人你覺得他們會裝臺灣社交距離嗎?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42904964.A.C08.html
  • 🙌2
irvin 17:23:38
顧客沒有、店家有
irvin 17:27:02
同意,如果所有的人都願意配合,社交距離其實比實聯制更簡單更精準,但需要社會中所有的人都願意裝、收到通知的人都自行去接受採檢。光這兩點,就不太可能在現在的情勢下有用。

感覺如果在已經全面廣傳的情形下,社交距離作為個人的健康風險衡量工具,可能比較會有效用。當然多一個工具就多一層保護,但如果會造成台灣鯛「有社交距離為什麼還要實連制」的排擠心態,那可能還是把實連制先做確實比較好。
kiang 18:01:06
Replied to a thread: 2022-01-23 14:16:05
我想這是受制於行政程序,而不是資訊系統效率,台灣在這一點應該好很多就是了
kiang 18:03:32
Replied to a thread: 2022-01-23 10:05:45
我的想法是,實聯制這麼麻煩都可以有如此高的覆蓋率,社交距離作法預期會更容易些,而且社交距離 app 也不會需要完全覆蓋,過去新聞討論是 7 成左右就能發揮作用

重點在於及時阻止散播,而不是做到清零
我是用社交距離 app 作掃碼器,所以自然會開著,也沒有排擠問題。如果要增加使用場景,或許可以整合進這支 app 的功能到社交距離 app 裡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h.admin.bag.covidcertificate.wallet&hl=zh_TW&gl=US
2022-01-24
pichuchen 01:45:29
目前沒有公布受理到上傳大概會需要多久,也有可能是因為突然量大時處理不來...
pichuchen 01:46:49
@acc
pichuchen 01:47:26
@acechen 沒關係,搞不好他們會願意裝台北通 (X 那這樣還是會掃
pichuchen 07:34:44
把之前社群版的實聯制介紹貼過去 reddit 分享了
https://www.reddit.com/r/CoronavirusUS/comments/sb748g/textbased_contract_tracing_system/
reddit
Posted in r/CoronavirusUS by u/PichuChen • 1 point and 0 comments
  • 👍2
  • 1
2022-01-25
pichuchen 02:23:42
cna.com.tw
高市要求嚴格落實簡訊實聯制,但有時民眾圖方便,與朋友一起時會在簡訊後方加數字,由1人代表實聯制。高市衛生局指,數字在後台只會顯示亂碼,籲民眾還是盡量個別實聯制。
應該是匯入試算表時的設定問題,後來有和他們說設定成文字格式即可解決。
應該是匯入試算表時的設定問題,後來有和他們說設定成文字格式即可解決。
jarvis_n 12:50:42
目前2天內基本上都會上傳,已經是既定流程了。
jarvis_n 12:52:50
@au 謝謝,我們研究一下
jarvis_n 14:45:25
@au 這看起來會需要身份認證?才能結合發放證明
可以掃 PDF 上的 QR Code 匯入
jarvis_n 15:02:26
了解,所以他需要再搭配身分證或是證明文件出示
是,歐盟的設計本來就需要再搭配證明文件
jarvis_n 15:04:19
收到,謝謝 @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