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Month: 2025-04

2025-04-01

kennyluck 19:03:36
@kennyluckco has joined the channel

2025-04-14

chewei 哲瑋 01:04:21

"China and Israel Have a Long History of Cooperating in Repression" <https://pse.is/7elfp2|https://pse.is/7elfp2>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5FLXt3kD8/|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5FLXt3kD8/>

chewei 哲瑋 01:04:21

"China and Israel Have a Long History of Cooperating in Repression" <https://pse.is/7elfp2|https://pse.is/7elfp2>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5FLXt3kD8/|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5FLXt3kD8/>

2025-04-25

kennyluck 22:57:12

思想坦克|Voicettank

王宏恩專欄|當開放資料被拿來模擬整個國家 – 思想坦克|Voicettank

一群中國資訊工程學者在上周於論文上傳網站Arxiv發表一篇新的論文,〈SocioVerse: A World

kennyluck 22:57:12

思想坦克|Voicettank

王宏恩專欄|當開放資料被拿來模擬整個國家 – 思想坦克|Voicettank

一群中國資訊工程學者在上周於論文上傳網站Arxiv發表一篇新的論文,〈SocioVerse: A World

2025-04-27

chewei 哲瑋 23:51:06

PPT 上有人在說中國醫去年也有投書講健保崩壞的:

人家中國醫是中國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的簡稱誒..... 你這轉發好尬 XDDD......: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45649849.A.E4A.html
chewei 哲瑋 2025-04-28 11:18:18
XD 我轉錯了~~~
chewei 哲瑋 2025-04-28 11:19:02
我等等刪掉 ~

2025-04-28

chewei 哲瑋 00:11:27
Rencontre autour de "Quand la Chine Parle" avec Nathanel Amar et Justine Rochot 《當中國開口》座談簽書會🗣️

語彙能夠展現一個國家嗎?
我們從「小粉红」、「躺平」、「新农人」、「拆迁」、「眈美」……這些單詞可以理解到當今中國的什麼故事?

《當中國開口 Quand la Chine parle》是一本前所未有、也無可比擬的著作,作者們提出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語言能反映一個國家的狀態嗎?

而本書所探討的語言表達,講述一個處於變遷中的社會——這個社會既複雜,又充滿矛盾與張力,同時也與世界緊密連結。

有些語彙是由黨國體系所創造,自上而下地傳播,彷彿是維克多・克倫佩勒(Victor Klemperer)研究的政治宣傳語言;也有一些詞彙誕生於普通公民之手,先在網路社群中萌芽,之後迅速擴散至十幾億使用者之間。這正是當代中國的特殊之處,而本書所描繪的,正是一幅令人深思的語言圖景。

透過34個中國現代詞條,深入認識當今中國從經濟與勞動組織、個人日常生活、教育選擇、文化實踐、社會身份、公共健康,到政治控制等面向。這些語彙比許多學術研究更能貼近中國社會與人民的真實樣貌。儘管監控日益加劇,意識形態壓力持續升高,語言在中國仍是一個創造與抵抗的場域。這,正是理解這個非比尋常國家發展路徑時,必須掌握的複雜性之一。

《當中國開口》(Quand la Chine parle)是一本跨領域合作的成果,由來自社會學、人類學、歷史、地理、政治學與語言學等不同領域、專研當代中國的16位學者共同撰寫(包含前法國中國現代研究中心台北分部主任馬泰然)。全書由巴黎大學社會學教授紀野(Gilles Guiheux)與里爾大學榮譽教授、漢學家石路(Lu Shi)共同主編,構築出一幅當代中國的語言地圖。

https://facebook.com/events/s/rencontre-autour-de-quand-la-c/2400203230379199/
chewei 哲瑋 00:11:27
Rencontre autour de "Quand la Chine Parle" avec Nathanel Amar et Justine Rochot 《當中國開口》座談簽書會🗣️

語彙能夠展現一個國家嗎?
我們從「小粉红」、「躺平」、「新农人」、「拆迁」、「眈美」……這些單詞可以理解到當今中國的什麼故事?

《當中國開口 Quand la Chine parle》是一本前所未有、也無可比擬的著作,作者們提出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語言能反映一個國家的狀態嗎?

而本書所探討的語言表達,講述一個處於變遷中的社會——這個社會既複雜,又充滿矛盾與張力,同時也與世界緊密連結。

有些語彙是由黨國體系所創造,自上而下地傳播,彷彿是維克多・克倫佩勒(Victor Klemperer)研究的政治宣傳語言;也有一些詞彙誕生於普通公民之手,先在網路社群中萌芽,之後迅速擴散至十幾億使用者之間。這正是當代中國的特殊之處,而本書所描繪的,正是一幅令人深思的語言圖景。

透過34個中國現代詞條,深入認識當今中國從經濟與勞動組織、個人日常生活、教育選擇、文化實踐、社會身份、公共健康,到政治控制等面向。這些語彙比許多學術研究更能貼近中國社會與人民的真實樣貌。儘管監控日益加劇,意識形態壓力持續升高,語言在中國仍是一個創造與抵抗的場域。這,正是理解這個非比尋常國家發展路徑時,必須掌握的複雜性之一。

《當中國開口》(Quand la Chine parle)是一本跨領域合作的成果,由來自社會學、人類學、歷史、地理、政治學與語言學等不同領域、專研當代中國的16位學者共同撰寫(包含前法國中國現代研究中心台北分部主任馬泰然)。全書由巴黎大學社會學教授紀野(Gilles Guiheux)與里爾大學榮譽教授、漢學家石路(Lu Shi)共同主編,構築出一幅當代中國的語言地圖。

https://facebook.com/events/s/rencontre-autour-de-quand-la-c/240020323037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