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et.google.com
Real-time meetings by Google. Using your browser, share your video, desktop, and presentations with teammates and customers.
同意健行筆記是一個很好的 web2 app,介面與網友提供的登山日記感覺都比國外(alltrails, strava)的親民很多(但觀眾群可能不太一樣),我個人也很喜歡他們辦台北大縱走等實體健行活動~ 這邊主要嘗試的實驗跟健行筆記目前的功能很類似,但背後的技術完全會是用 web3 的工具來寫(智能合約, ipfs, EIP-2612等),這樣架設的方式未來還是可以達到類似方便的 UIUX,但會以相對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記錄登山過程也保留 open, permissionless, immutable, decentralized 等 web3 等元素 也因為如此,所有登山資訊與紀錄都會是開源開放,讓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不會因為未來健行筆記本身運作狀況而失去相關紀錄或數據 可以想像的是,我們可以延續這些 web3 本身的特性創造出許多有別於現在 web2 的應用想像,以下舉幾個例子,例如 (1) 建立類似像 Strava 這樣的即時路況圖 or <https://www.strava.com/heatmap#10.82/-122.27477/37.36611/hot/all|heatmap> (熱點圖?),好比把 google map 的 traffic 功能帶到登山步道,透過掃 qr code 打卡上鍊提供登山客更即時的登山訊息(這應該也可以輔助政府尋找登山迷路的人) (2) 為台灣的山建立公開透明的登山數據(目前好像沒有類似的數據?) (3) 建立台灣爬山的 safety sop (按部分了解,台灣有些山在特定狀況下需要登山證才可入山,所以如果可以透過過去鍊上的登山資訊建立相關登山證,相信可以為政府減少不少人事成本) 我個人深信我們最終會將大部分現實生活的 signal 上鍊(“數位化”可能更直接點)提升生活的效率,但 (1) 要怎麼上鏈(need something as easy and seamless as captcha)和 (2) 要上鏈什麼 都還是有待實驗(登山或其他線下活動)。希望透過這個提案為過去沒有數據的活動慢慢 surface 相關的數據,以後有機會繼續探索數據背後的 pattern or emergent properties
同意健行筆記是一個很好的 web2 app,介面與網友提供的登山日記感覺都比國外(alltrails, strava)的親民很多(但觀眾群可能不太一樣),我個人也很喜歡他們辦台北大縱走等實體健行活動~ 這邊主要嘗試的實驗跟健行筆記目前的功能很類似,但背後的技術完全會是用 web3 的工具來寫(智能合約, ipfs, EIP-2612等),這樣架設的方式未來還是可以達到類似方便的 UIUX,但會以相對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記錄登山過程也保留 open, permissionless, immutable, decentralized 等 web3 等元素 也因為如此,所有登山資訊與紀錄都會是開源開放,讓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不會因為未來健行筆記本身運作狀況而失去相關紀錄或數據 可以想像的是,我們可以延續這些 web3 本身的特性創造出許多有別於現在 web2 的應用想像,以下舉幾個例子,例如 (1) 建立類似像 Strava 這樣的即時路況圖 or <https://www.strava.com/heatmap#10.82/-122.27477/37.36611/hot/all|heatmap> (熱點圖?),好比把 google map 的 traffic 功能帶到登山步道,透過掃 qr code 打卡上鍊提供登山客更即時的登山訊息(這應該也可以輔助政府尋找登山迷路的人) (2) 為台灣的山建立公開透明的登山數據(目前好像沒有類似的數據?) (3) 建立台灣爬山的 safety sop (按部分了解,台灣有些山在特定狀況下需要登山證才可入山,所以如果可以透過過去鍊上的登山資訊建立相關登山證,相信可以為政府減少不少人事成本) 我個人深信我們最終會將大部分現實生活的 signal 上鍊(“數位化”可能更直接點)提升生活的效率,但 (1) 要怎麼上鏈(need something as easy and seamless as captcha)和 (2) 要上鏈什麼 都還是有待實驗(登山或其他線下活動)。希望透過這個提案為過去沒有數據的活動慢慢 surface 相關的數據,以後有機會繼續探索數據背後的 pattern or emergent properties
同意健行筆記是一個很好的 web2 app,介面與網友提供的登山日記感覺都比國外(alltrails, strava)的親民很多(但觀眾群可能不太一樣),我個人也很喜歡他們辦台北大縱走等實體健行活動~ 這邊主要嘗試的實驗跟健行筆記目前的功能很類似,但背後的技術完全會是用 web3 的工具來寫(智能合約, ipfs, EIP-2612等),這樣架設的方式未來還是可以達到類似方便的 UIUX,但會以相對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記錄登山過程也保留 open, permissionless, immutable, decentralized 等 web3 等元素 也因為如此,所有登山資訊與紀錄都會是開源開放,讓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不會因為未來健行筆記本身運作狀況而失去相關紀錄或數據 可以想像的是,我們可以延續這些 web3 本身的特性創造出許多有別於現在 web2 的應用想像,以下舉幾個例子,例如 (1) 建立類似像 Strava 這樣的即時路況圖 or <https://www.strava.com/heatmap#10.82/-122.27477/37.36611/hot/all|heatmap> (熱點圖?),好比把 google map 的 traffic 功能帶到登山步道,透過掃 qr code 打卡上鍊提供登山客更即時的登山訊息(這應該也可以輔助政府尋找登山迷路的人) (2) 為台灣的山建立公開透明的登山數據(目前好像沒有類似的數據?) (3) 建立台灣爬山的 safety sop (按部分了解,台灣有些山在特定狀況下需要登山證才可入山,所以如果可以透過過去鍊上的登山資訊建立相關登山證,相信可以為政府減少不少人事成本) 我個人深信我們最終會將大部分現實生活的 signal 上鍊(“數位化”可能更直接點)提升生活的效率,但 (1) 要怎麼上鏈(need something as easy and seamless as captcha)和 (2) 要上鏈什麼 都還是有待實驗(登山或其他線下活動)。希望透過這個提案為過去沒有數據的活動慢慢 surface 相關的數據,以後有機會繼續探索數據背後的 pattern or emergent properties
villagetaipei.net
民國 63 至 66 年龜山島人遷村後,島上土地遭政府沒收,改劃定為軍事管制區;前宜蘭縣長曾應許可以...
自由時報電子報
龜山島昔日島民生活型態不復見 登錄文化景觀喊卡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龜山島是宜蘭地標,昔日最多曾有700名住民,隨時代遷移,如今島上僅剩海巡人員;昔日島民、頭城鎮民代表簡英俊,為保存家鄉人文歷史,向宜蘭縣文化局提報,將龜山島登錄為「文化景觀」;但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審議後認為,龜山島已無人居住,昔日島民的生活型態已不復見,不符登錄條件,文化局將全案解除列冊。曾在島上生活23年的簡英俊,去年以龜山島具早期獨特聚落文化,更有島民獨創的72角風箏,民間還留有「噶瑪蘭公主與龜將軍」神話故事、「龜山賦」、「龜山歌」等詩文,以及龜山島對於島民與縣民,在情感與歷史上都有特殊重要性等理由,向文化局提報將龜山島登錄為「文化景觀」,盼政府提升對龜山島環境、人文及歷史的保護。
esg.businesstoday.com.tw
漁獲量少近6成、魚種消失逾7成⋯海洋保護區無「法」管:企業以行動護海保地球,應加速海保法!-ESG永續台灣
在422世界地球日前夕,《今周刊》1374期針對全臺灣海洋保護區現況展開調查,發現臺灣雖已設立47個海洋保護區,但因長期缺乏監管人員,再加上法源分散,變成權責混亂的多頭馬車管理,讓保護區淪為「紙上公園」。根據中研院長期監測結果,臺灣北部海域魚種近15年內,已從142種銳減至37種,相當於逾7成魚種消失,而沿海與近海漁獲量也下跌超過50%。
來吧 <http://meet.google.com/zep-hegt-oib|meet.google.com/zep-hegt-oib>
來吧 <http://meet.google.com/zep-hegt-oib|meet.google.com/zep-hegt-oib>
meet.google.com
Real-time meetings by Google. Using your browser, share your video, desktop, and presentations with teammates and customers.
龜山島博物館願景 on Notion
2019年島山龜加入了偵查隊,揭開了龜山島沉埋40幾年的生命歷史 後來島山龜做了一個夢~ 2020年,島山龜決定踏上新的旅途,追逐那個夢裡龜山島 ê 願景
meet.google.com
Real-time meetings by Google. Using your browser, share your video, desktop, and presentations with teammates and custom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