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onfire-公有地大行動
2025-08-04
chewei 哲瑋
21:36:01
廢併校,類型整理中
https://sites.google.com/view/reschool/
https://sites.google.com/view/reschool/
chewei 哲瑋 _
[持續整理中] 廢併校標籤
• 背景特點類
◦ 屬於糖廠學校
◦ 屬於台電學校
◦ 屬於國中
◦ 屬於高職
◦ 改名子而已
◦ 校地變成國中
◦ 因區域大型開發案而改變
◦ 遷校
◦ 併校
◦ 與鄰接學校合併
• 明確改為新的使用定位
◦ 改為青少年教育機構
◦ 改為圖書館
◦ 改為社會住宅
◦ 改為長者相關使用 [應該可再細分]
◦ 改為產品製作產業使用 [應該可再細分]
◦ 改為飛行運動與觀光 [應該可再細分]
◦ 改為農產業及加工使用 [應該可再細分]
- Forwarded from #edu-school-學校存續議題
- 2025-07-29 19:31:02
chewei 哲瑋
21:36:01
廢併校,類型整理中
https://sites.google.com/view/reschool/
https://sites.google.com/view/reschool/
chewei 哲瑋 _
[持續整理中] 廢併校標籤
• 背景特點類
◦ 屬於糖廠學校
◦ 屬於台電學校
◦ 屬於國中
◦ 屬於高職
◦ 改名子而已
◦ 校地變成國中
◦ 因區域大型開發案而改變
◦ 遷校
◦ 併校
◦ 與鄰接學校合併
• 明確改為新的使用定位
◦ 改為青少年教育機構
◦ 改為圖書館
◦ 改為社會住宅
◦ 改為長者相關使用 [應該可再細分]
◦ 改為產品製作產業使用 [應該可再細分]
◦ 改為飛行運動與觀光 [應該可再細分]
◦ 改為農產業及加工使用 [應該可再細分]
- Forwarded from #edu-school-學校存續議題
- 2025-07-29 19:31:02
2025-08-28
Roy Roy
17:53:04
我是「公共植栽維護法」的提案倡議人,陳宥任。
我有將我的立法訴求透過NGOs環境大會轉承給總統,並交由部會處理
目前正在跟公部門協調主辦單位的階段
這不是專屬公園綠地的法律,而是城市公共設施你內的綠地植栽(學校、醫院)應有一定的養護監管機制
9/9要跟公部門對話,去協調適合的主辦單位
想請問有沒有環保團體,或是立委辦公室,或是你有媒體資源願意 參與的?
我有將我的立法訴求透過NGOs環境大會轉承給總統,並交由部會處理
目前正在跟公部門協調主辦單位的階段
這不是專屬公園綠地的法律,而是城市公共設施你內的綠地植栽(學校、醫院)應有一定的養護監管機制
9/9要跟公部門對話,去協調適合的主辦單位
想請問有沒有環保團體,或是立委辦公室,或是你有媒體資源願意 參與的?
Roy Roy
17:53:04
我是「公共植栽維護法」的提案倡議人,陳宥任。
我有將我的立法訴求透過NGOs環境大會轉承給總統,並交由部會處理
目前正在跟公部門協調主辦單位的階段
這不是專屬公園綠地的法律,而是城市公共設施你內的綠地植栽(學校、醫院)應有一定的養護監管機制
9/9要跟公部門對話,去協調適合的主辦單位
想請問有沒有環保團體,或是立委辦公室,或是你有媒體資源願意 參與的?
我有將我的立法訴求透過NGOs環境大會轉承給總統,並交由部會處理
目前正在跟公部門協調主辦單位的階段
這不是專屬公園綠地的法律,而是城市公共設施你內的綠地植栽(學校、醫院)應有一定的養護監管機制
9/9要跟公部門對話,去協調適合的主辦單位
想請問有沒有環保團體,或是立委辦公室,或是你有媒體資源願意 參與的?
- 💡1
2025-08-31
Roy Roy
18:15:12
各位,我倡議「公共植栽維護法」在9/9的早上10點,在林業署跟相關部門溝通,並協調主責單位。
而我將以法案提案人的身分前往說明。
這是我寫的新聞稿,也希望如果有資源能透幫忙傳給認識的記者朋友,一起協助曝光。
標題:
民間倡議《公共植栽維護法》 9/9首度進入部會協商
內文:
為補足台灣城市綠地在公共設施範圍內缺乏法律監管的缺口,由民間提出的《公共植栽維護法》即將在 9 月 9 日正式進入跨部會協商,農業部已發函召開會議,邀集環境部、內政部及多位專家共同討論,決定後續立法方向與主管機關歸屬。
提案人陳宥任表示,目前台灣僅有部分地方自治條例,對於學校、醫院、停車場、運動中心等公共設施內的綠地植栽,更是長期處於「無法可管」的狀態。現行僅透過工程合約約束業者,缺乏行政監管機制,導致不當修剪、濫行移植、甚至砍除樹木的案例頻傳。
陳宥任指出,《公共植栽維護法》的核心精神有三:
a. 建立養護監管機制:針對公共設施內的綠地植栽,明定修剪、移植、補植、監管與責任。
b. 落實專業與公民參與:修剪業者應列管,並透過說明會及審議制度確保透明化。
c. 中央統一立法,地方落實執行:避免因地方自治條例各自為政,導致標準不一。
該提案去年已在「全國NGOs環境會議」通過並列為正式建議案,如今由農業部召開協調會,將成為法制化的重要關鍵時刻。
陳宥任呼籲,公共植栽不只是景觀點綴,更與市民日常的健康、安全與環境永續息息相關。他希望媒體與社會各界能共同關注此案,推動台灣在都市綠地治理邁向制度化與專業化,避免類似不當養護或修剪,導致樹倒事件的遺憾再度發生。
會議資訊:
時間:114 年 9 月 9 日上午 10 點
(會議前半小時 9:30 在林業署門口,給記者聯訪)
地點: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會議室
參與單位:農業部、環境部、內政部及相關專家學者
而我將以法案提案人的身分前往說明。
這是我寫的新聞稿,也希望如果有資源能透幫忙傳給認識的記者朋友,一起協助曝光。
標題:
民間倡議《公共植栽維護法》 9/9首度進入部會協商
內文:
為補足台灣城市綠地在公共設施範圍內缺乏法律監管的缺口,由民間提出的《公共植栽維護法》即將在 9 月 9 日正式進入跨部會協商,農業部已發函召開會議,邀集環境部、內政部及多位專家共同討論,決定後續立法方向與主管機關歸屬。
提案人陳宥任表示,目前台灣僅有部分地方自治條例,對於學校、醫院、停車場、運動中心等公共設施內的綠地植栽,更是長期處於「無法可管」的狀態。現行僅透過工程合約約束業者,缺乏行政監管機制,導致不當修剪、濫行移植、甚至砍除樹木的案例頻傳。
陳宥任指出,《公共植栽維護法》的核心精神有三:
a. 建立養護監管機制:針對公共設施內的綠地植栽,明定修剪、移植、補植、監管與責任。
b. 落實專業與公民參與:修剪業者應列管,並透過說明會及審議制度確保透明化。
c. 中央統一立法,地方落實執行:避免因地方自治條例各自為政,導致標準不一。
該提案去年已在「全國NGOs環境會議」通過並列為正式建議案,如今由農業部召開協調會,將成為法制化的重要關鍵時刻。
陳宥任呼籲,公共植栽不只是景觀點綴,更與市民日常的健康、安全與環境永續息息相關。他希望媒體與社會各界能共同關注此案,推動台灣在都市綠地治理邁向制度化與專業化,避免類似不當養護或修剪,導致樹倒事件的遺憾再度發生。
會議資訊:
時間:114 年 9 月 9 日上午 10 點
(會議前半小時 9:30 在林業署門口,給記者聯訪)
地點: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會議室
參與單位:農業部、環境部、內政部及相關專家學者
Roy Roy
18:15:12
各位,我倡議「公共植栽維護法」在9/9的早上10點,在林業署跟相關部門溝通,並協調主責單位。
而我將以法案提案人的身分前往說明。
這是我寫的新聞稿,也希望如果有資源能透幫忙傳給認識的記者朋友,一起協助曝光。
標題:
民間倡議《公共植栽維護法》 9/9首度進入部會協商
內文:
為補足台灣城市綠地在公共設施範圍內缺乏法律監管的缺口,由民間提出的《公共植栽維護法》即將在 9 月 9 日正式進入跨部會協商,農業部已發函召開會議,邀集環境部、內政部及多位專家共同討論,決定後續立法方向與主管機關歸屬。
提案人陳宥任表示,目前台灣僅有部分地方自治條例,對於學校、醫院、停車場、運動中心等公共設施內的綠地植栽,更是長期處於「無法可管」的狀態。現行僅透過工程合約約束業者,缺乏行政監管機制,導致不當修剪、濫行移植、甚至砍除樹木的案例頻傳。
陳宥任指出,《公共植栽維護法》的核心精神有三:
a. 建立養護監管機制:針對公共設施內的綠地植栽,明定修剪、移植、補植、監管與責任。
b. 落實專業與公民參與:修剪業者應列管,並透過說明會及審議制度確保透明化。
c. 中央統一立法,地方落實執行:避免因地方自治條例各自為政,導致標準不一。
該提案去年已在「全國NGOs環境會議」通過並列為正式建議案,如今由農業部召開協調會,將成為法制化的重要關鍵時刻。
陳宥任呼籲,公共植栽不只是景觀點綴,更與市民日常的健康、安全與環境永續息息相關。他希望媒體與社會各界能共同關注此案,推動台灣在都市綠地治理邁向制度化與專業化,避免類似不當養護或修剪,導致樹倒事件的遺憾再度發生。
會議資訊:
時間:114 年 9 月 9 日上午 10 點
(會議前半小時 9:30 在林業署門口,給記者聯訪)
地點: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會議室
參與單位:農業部、環境部、內政部及相關專家學者
而我將以法案提案人的身分前往說明。
這是我寫的新聞稿,也希望如果有資源能透幫忙傳給認識的記者朋友,一起協助曝光。
標題:
民間倡議《公共植栽維護法》 9/9首度進入部會協商
內文:
為補足台灣城市綠地在公共設施範圍內缺乏法律監管的缺口,由民間提出的《公共植栽維護法》即將在 9 月 9 日正式進入跨部會協商,農業部已發函召開會議,邀集環境部、內政部及多位專家共同討論,決定後續立法方向與主管機關歸屬。
提案人陳宥任表示,目前台灣僅有部分地方自治條例,對於學校、醫院、停車場、運動中心等公共設施內的綠地植栽,更是長期處於「無法可管」的狀態。現行僅透過工程合約約束業者,缺乏行政監管機制,導致不當修剪、濫行移植、甚至砍除樹木的案例頻傳。
陳宥任指出,《公共植栽維護法》的核心精神有三:
a. 建立養護監管機制:針對公共設施內的綠地植栽,明定修剪、移植、補植、監管與責任。
b. 落實專業與公民參與:修剪業者應列管,並透過說明會及審議制度確保透明化。
c. 中央統一立法,地方落實執行:避免因地方自治條例各自為政,導致標準不一。
該提案去年已在「全國NGOs環境會議」通過並列為正式建議案,如今由農業部召開協調會,將成為法制化的重要關鍵時刻。
陳宥任呼籲,公共植栽不只是景觀點綴,更與市民日常的健康、安全與環境永續息息相關。他希望媒體與社會各界能共同關注此案,推動台灣在都市綠地治理邁向制度化與專業化,避免類似不當養護或修剪,導致樹倒事件的遺憾再度發生。
會議資訊:
時間:114 年 9 月 9 日上午 10 點
(會議前半小時 9:30 在林業署門口,給記者聯訪)
地點: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會議室
參與單位:農業部、環境部、內政部及相關專家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