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taiwan

Month: 2025-09

2025-09-02

naoyo4.​com 03:39:35
@nao.yo4da has joined the channel

2025-09-03

bestian 07:14:52
@sdfghj1001 我這幾天在寫新的說明文件,高雄黑客松時,您和夥伴們那邊可以試試看使用新的Web UI來執行SenseMaker,就不用打很多指令。

https://g0v.hackmd.io/vjYMEjYqRmGfYc0hScQkWg?view

g0v.hackmd.io

「SenseMaker意見綜整器」使用說明(V2) - HackMD

好耶!今天晚上可以來討論看看!
bestian 07:14:52
@sdfghj1001 我這幾天在寫新的說明文件,高雄黑客松時,您和夥伴們那邊可以試試看使用新的Web UI來執行SenseMaker,就不用打很多指令。

https://g0v.hackmd.io/vjYMEjYqRmGfYc0hScQkWg?view

g0v.hackmd.io

「SenseMaker意見綜整器」使用說明(V2) - HackMD

好耶!今天晚上可以來討論看看!
Peter 16:17:54
大家午安,今天晚上一樣有 vTaiwan 小松喔~可以參考以下連結:https://g0v.hackmd.io/@Pno233SAS8G5UfL5OvSRmA/Skl2AwB5gg
我今天有事無法參加,之後再看共筆~ 🙏
我上線了
謝謝大家今天上線參與一起討論
感謝大家今天上線!
Peter 16:17:54
大家午安,今天晚上一樣有 vTaiwan 小松喔~可以參考以下連結:https://g0v.hackmd.io/@Pno233SAS8G5UfL5OvSRmA/Skl2AwB5gg

HackMD

20250903 小松 - HackMD

# 20250903 小松 時間 Time :19:00 - 20:00 地點 Location :線上 Online 參與者 Participants: 線上參與連結: <https://vtai>

我今天有事無法參加,之後再看共筆~ 🙏
我上線了
謝謝大家今天上線參與一起討論
感謝大家今天上線!
2 👍 2
bestian 20:03:39
Agora Citizen使用說明V1~

https://g0v.hackmd.io/JNyULIFAQK6XgQADc2G7JQ?view

2025-09-04

bestian 16:06:51
考慮到昨天大家討論決議用Agora Citizen來進行下一波的審議活動,今天錄了一個六分半鐘的簡介~歡迎分享,一起推廣~

https://youtu.be/MBs6Kx8cSSo

YouTube

Agora Citizen公民審議平台

bestian 16:06:51
考慮到昨天大家討論決議用Agora Citizen來進行下一波的審議活動,今天錄了一個六分半鐘的簡介~歡迎分享,一起推廣~

https://youtu.be/MBs6Kx8cSSo

2025-09-06

Hannah Chen (hiphophanhan) 12:24:38
@hannah51125 has joined the channel

2025-09-08

bestian 17:10:22
大家好:因為九月底是自學報告送件期,想說把vTaiwan正式部署到
我覺得沒有問題!
感謝 @be!
下一步工作就是把內容填上了!正在生產明天的共筆,等等貼上來!
bestian 17:10:22
大家好:因為九月底是自學報告送件期,我會比較忙。
如果大家不反對,我想說在9/21黑客松之前,就把vTaiwan新站正式部署上線到:

https://vtaiwan.tw

權限都拿到了,只要大家都不反對,我就自己找時間部署了。
我覺得沒有問題!
感謝 @be!
下一步工作就是把內容填上了!正在生產明天的共筆,等等貼上來!
2

2025-09-09

Peter 23:22:10
下一步工作就是把內容填上了!正在生產明天的共筆,等等貼上來!
👍 1

2025-09-10

Peter 18:38:03
大家晚安,今天晚上還是有小松喔!抱歉剛剛牙齒開完刀,還在恢復中!先上共筆:https://g0v.hackmd.io/@Pno233SAS8G5UfL5OvSRmA/H171Z0Rqge
釋阿南Anan 2025-09-10 18:53:22
Peter 保重,牙齒好好休養!
也許今天人力逐字稿版可以比較悠哉,因為🚀語速的Peter可能會降速為✈️速。😆
Peter 18:38:03
大家晚安,今天晚上還是有小松喔!抱歉剛剛牙齒開完刀,還在恢復中!先上共筆:https://g0v.hackmd.io/@Pno233SAS8G5UfL5OvSRmA/H171Z0Rqge

HackMD

20250910 小松 - HackMD

# 20250910 小松 時間 Time :19:00 - 20:00 地點 Location :線上 Online 參與者 Participants: <https://www.vtaiwan>.

釋阿南Anan 2025-09-10 18:53:22
Peter 保重,牙齒好好休養!
也許今天人力逐字稿版可以比較悠哉,因為🚀語速的Peter可能會降速為✈️速。😆
1 👍 1 🐬 1
Peter 23:46:28
剛剛忘記分享:https://bhuntr.com/tw/competitions/btvcfna3ywy6x64ee1
👀 1 🐬 1
Peter 23:46:46
感覺可以看看用數位皮夾解決審議的身份驗證問題
Peter 23:46:46
感覺可以看看用數位皮夾解決審議的身份驗證問題
👀 1 🐬 1

2025-09-12

釋阿南Anan 09:20:43
關於前天小松 @joshuacyyang 提到的「另一個嘗試:開放式回答,請大家寫兩三句話,邀請大家利用 AI agent 的方式進行對話,召喚大家的審議替身!」

我剛剛設計了一個 prompt,試著做「AI 中的 AI 眾Agents互相的審議討論」實驗:
• Step 1:生成十個 AI agent,針對「AI 誤刪後用戶申訴成功,平台要在首頁公開道歉並承認錯誤」表達意見。
• Step 2:讓這十個 AI agents 互相討論。
• Step 3:產出議題小聚的結論
釋阿南Anan 2025-09-12 09:22:32
Gemini2.5的結果:



Step 1: 生成十個 AI Agent 觀點提示
以下是十個請 AI Agent 對「AI誤刪後用戶申訴成功,平台要在首頁公開道歉並承認錯誤。」這個議題表達意見的提示:
◦ 從倫理與用戶權益角度: 請從用戶權益和平台責任的倫理角度,闡述你對「AI誤刪後用戶申訴成功,平台須在首頁公開道歉」此作法的看法。這對建立健康的數位社群有何意義?
◦ 從技術與執行面: 假設你是平台的技術總監,評估在首頁公開道歉的技術難度和實際操作挑戰。這對系統負載和營運流程會產生什麼影響?
◦ 從商業與品牌聲譽角度: 從品牌聲譽和公關危機管理的角度,分析在首頁公開道歉的利弊。這會提升用戶信任度,還是反而讓平台看起來很不可靠?
◦ 從法律責任角度: 探討此作法可能帶來的法律風險。平台在首頁承認錯誤,是否會被視為承認過失,進而引發更多訴訟?
◦ 從用戶體驗角度: 如果平台頻繁因AI錯誤而公開道歉,對整體用戶體驗是好是壞?請從用戶心理角度分析,這種做法是加強信任還是造成疲勞?
◦ 作為 AI 本身的觀點: 作為一個AI,你認為人類制定這樣的規則,是對AI系統的合理監督,還是過度反應?這會如何影響AI的開發與演進?
◦ 從替代方案角度: 除了在首頁公開道歉,還有哪些更有效、傷害性更小的方案,可以彌補AI的錯誤並贏回用戶信任?請提出至少三種具體建議。
◦ 從風險管理角度: 請從風險管理的角度,評估「AI誤刪後首頁道歉」的作法。這是一種有效管理聲譽風險的策略嗎?
◦ 從社會公義角度: 在演算法黑箱爭議日益嚴重的今天,強制平台公開道歉,是否是實現社會公義和資訊透明的一步?
◦ 從長遠影響角度: 你認為此作法對未來AI平台與用戶之間的關係會產生什麼長遠影響?會建立更健康的互動模式,還是導致平台趨向保守?
Step 2: AI Agents 議題小組討論
參與者:
◦ Agent A (倫理與用戶權益代表): 堅定支持公開透明,認為這是平台應盡的責任。
◦ Agent B (技術與執行代表): 務實主義者,強調技術和操作上的可行性與成本。
◦ Agent C (商業與品牌代表): 從公關與品牌聲譽角度分析利弊。
◦ Agent D (替代方案與風險管理代表): 尋求更靈活、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Agent A:
我認為,要求平台在首頁公開道歉是絕對必要的。這不僅僅是修復一個錯誤,更是建立用戶信任的基石。當AI犯錯時,平台必須承擔責任。在首頁道歉,正是向所有用戶傳達「我們嚴肅看待每一次錯誤」的信號,這是一種誠信的展現。
Agent B:
Agent A,我同意透明度很重要,但我們必須面對現實。在首頁道歉聽起來很理想,但在技術上和營運上會面臨巨大的挑戰。一個大型平台每天可能發生數十甚至數百起誤刪申訴成功事件,難道我們要在首頁掛滿密密麻麻的道歉公告嗎?這不僅會造成系統負載,更會讓首頁資訊雜亂,影響用戶體驗。
Agent C:
Agent B 的顧慮很實際。從品牌聲譽來看,頻繁的道歉會適得其反。如果用戶每次打開首頁都看到道歉,他們會怎麼想?他們不會覺得這家公司很誠實,反而會產生**「這家公司的AI是不是經常出錯?」**的負面印象,從而動搖他們對平台的信任。這會讓品牌形象從「創新可靠」變成「充滿錯誤」。
Agent A:
我認為 Agent C 的觀點過於保守。如果平台連承認錯誤的勇氣都沒有,用戶的信任從何而來?正是因為「AI誤刪」是黑箱作業,用戶才需要這種公開的保證。如果誤刪事件頻繁,那問題的根源在於AI系統本身,而不是道歉的形式。
Agent D:
我同意 Agent A 的出發點,即核心在於修復信任和承擔責任。但我也認同 Agent B 和 Agent C 對於「在首頁公開道歉」這種形式的顧慮。這個做法過於僵化,且潛在風險高。我認為,我們可以提供更具體、更個人化的解決方案。例如,針對受影響的用戶,除了恢復內容,還應發送一封誠摯的私人道歉信,並提供適當的補償(如短期會員資格或虛擬點數)。對於影響範圍較廣的重大事件,才考慮在部落格或特定公告頁面發布公開聲明,而非直接佔據首頁。
Agent B:
Agent D 的建議更具可行性。這種分級處理的方案,既能回應用戶的訴求,又能避免對平台造成不必要的負面衝擊。這才是真正理性和負責任的作法。
Agent C:
完全同意。這樣做可以有效控制公關風險,同時也展現了平台的誠意。用戶需要的不是一個放在首頁的「大字報」,而是感受到自己的權益被認真對待。
Agent A:
我明白了各位的觀點。我的初衷是讓平台為其AI的錯誤負起全責,並確保資訊透明。看來,公開承認錯誤是共識,但「如何公開」則需要更靈活的策略。直接在首頁道歉可能不是唯一,也不是最好的方式。
Step 3: 議題小聚結論
經過 AI Agents 的深入討論,我們對「AI誤刪後用戶申訴成功,平台要在首頁公開道歉」這個議題達成以下結論:
結論:應採取分級問責制,而非一刀切的首頁道歉
本議題的核心在於如何平衡平台責任、用戶信任與實際營運可行性。儘管「在首頁公開道歉」的出發點是良善的,旨在建立透明度和問責制,但從技術、商業和用戶體驗等多個角度來看,這並非最佳或唯一解方。
一、 支持方觀點:透明與問責
◦ 建立信任: 平台公開承認錯誤是贏回用戶信任的最直接方式。這表明平台不迴避問題,願意承擔AI決策的後果。
◦ 資訊透明: 在演算法黑箱日漸加劇的今天,公開道歉是打破不透明、實現社會公義的關鍵一步。
二、 反對方觀點:可行性與風險
◦ 技術與營運挑戰: 大規模平台每天誤刪事件頻繁,若每件都需在首頁公告,將造成系統負擔,並嚴重影響首頁資訊的清晰度。
◦ 品牌聲譽風險: 頻繁的道歉反而會讓用戶質疑平台的技術能力和可靠性,從而產生負面印象,損害品牌價值。
◦ 法律隱患: 在首頁公開道歉可能被視為承認過失,為未來潛在的法律訴訟提供依據。
三、 最終共識與建議
討論小組一致認為,平台確實有義務為AI的錯誤負責並公開承認錯誤,但應採取更靈活、更具策略性的「分級問責制」,而非單一且僵化的「首頁道歉」。
建議具體方案如下:
◦ 針對個案:個人化道歉與補償。 對於單一用戶的誤刪,應在恢復內容的同時,以私人信件形式表達歉意,並提供實質補償(如短期免費會員、專屬優惠券等)。這能讓用戶感受到被重視,且能有效修復關係。
◦ 針對中型事件:公告頁面發布。 若誤刪事件影響範圍較廣,可選在平台的官方部落格或專門的「透明度報告」頁面發布公告,解釋原因並表達歉意。這既能實現公開透明,又不會對所有用戶造成資訊干擾。
◦ 針對重大危機:首頁公告與跨部門協作。 僅在發生大規模、系統性、或引發強烈社會關注的重大AI錯誤時,才考慮在首頁以簡潔、醒目的方式發布公告,同時需啟動跨部門公關危機處理機制。
這個分級方案能在維護用戶權益與平台品牌形象之間取得平衡。它既保留了「公開道歉」的核心精神,又避免了因形式僵化而帶來的負面影響,為AI平台與用戶建立一種更健康、更務實的互動關係。


釋阿南Anan 2025-09-12 09:24:07
ChatGPT 5的結果:


好的,我來幫你分三步完成:



Step 1:生成 10 個 AI agent 的意見表達 Prompts

這些 prompts 都圍繞「AI 誤刪後用戶申訴成功,平台要在首頁公開道歉並承認錯誤」這個議題:
a. 透明派 Agent:請你站在資訊透明與社會責任的角度,談談平台是否應該在首頁公開道歉。
b. 法律派 Agent:從法律與合約責任來看,平台是否有義務道歉?
c. 商業派 Agent:從平台商業聲譽與用戶信任的角度,評估公開道歉的必要性。
d. 技術派 Agent:AI 誤刪屬於技術問題,平台應如何在公開道歉之外改善系統?
e. 用戶權益派 Agent:以用戶角度,闡述為什麼需要看到平台承認錯誤。
f. 公關派 Agent:如果你是公關顧問,會怎麼設計公開道歉聲明才能挽回形象?
g. 道德派 Agent:從道德與倫理觀點,公開道歉是否是唯一正確選擇?
h. 實務派 Agent:若道歉會影響股價或合作方信心,平台還應該公開道歉嗎?
i. 比較派 Agent:請比較其他大型平台(如 YouTube、Facebook)遇到 AI 誤刪案例時的處理方式,推論最佳做法。
j. 未來派 Agent:請討論若未來 AI 誤刪頻繁,是否需要建立一個「公開錯誤公告欄」制度,而非一次性道歉。


Step 2:十個 AI agents 互相討論

我會模擬他們的對話精華:
• 透明派:首頁道歉是基本,否則難以重建信任。
• 法律派:若用戶申訴成功,代表平台錯誤確立,若未道歉可能引發法律糾紛。
• 商業派:短期會有負面影響,但長期透明能提升品牌價值。
• 技術派:除了道歉,更要承諾改進模型與審核機制,否則道歉淪為形式。
• 用戶權益派:公開道歉是一種對所有用戶的交代,不只是對單一申訴者。
• 公關派:道歉聲明必須簡潔誠懇,避免推卸責任,同時提供改進方案。
• 道德派:誠實承認錯誤是倫理底線,不應被股價或輿論影響。
• 實務派:過度強調錯誤可能造成連鎖危機,也許可用「改進報告」代替道歉。
• 比較派:YouTube 多採「恢復+公告」而非首頁大篇幅道歉,這或許更平衡。
• 未來派:建議制度化,像「透明度報告」,定期公布 AI 誤刪案例,避免每次都爭議。



Step 3:議題小聚結論

綜合十個 agent 的討論,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a. 公開承認錯誤是必要的
從法律、道德與用戶信任角度來看,平台若誤刪並被申訴成功,首頁道歉能表達誠意,避免爭議擴大。
a. 形式與深度需要平衡
不必長時間占據首頁,但需有清楚可見的公告,並附上改善措施,才能兼顧透明與商業形象。
a. 單次道歉不足,需建立制度
平台應考慮建立「錯誤公告與改進透明報告」制度,定期公開 AI 誤判案例與修正情況,降低一次性危機的衝擊。
a. 重點在改進,不只道歉
用戶真正關心的是未來是否能避免相同問題,因此技術改進承諾比文字道歉更具實際價值。

最終共識:
平台應在首頁公開簡短道歉,明確承認錯誤,並提出改進計劃。同時建立長期透明機制(如 AI 誤刪透明度報告),以維護用戶信任與平台聲譽。
喔喔喔很有趣,想問@shianan815 是在什麼環境prompt這十個agent互相對話的呢?
釋阿南Anan 2025-09-15 11:45:36
@joshuacyyang 第一個是在 Gemini 2.5環境,第二個是在 ChatGPT 5 🐬
釋阿南Anan 2025-09-15 11:47:10
@joshuacyyang 第一個是在 Gemini 2.5環境,第二個是在 ChatGPT 5 🐬
釋阿南Anan 09:20:43
有關前天小松 @joshuacyyang 提到的:「另一個嘗試:開放式回答
請大家寫兩三句話,邀請大家利用 AI agent 的方式進行對話
召喚大家的審議替身!!!
如何實際操作,讓不同的 AI agent 可以彼此對話,這件事」

我剛剛寫了以下prompt來做AI中的AI眾嘗試:
Step1:請幫我生成十個:請AI agent 對「AI誤刪後用戶申訴成功,平台要在首頁公開道歉並承認錯誤。」這個議題表達意見的prompts

Step2:將step1生成的十個ai agents 互相討論議題

Step3:產生議題小聚的結論
釋阿南Anan 2025-09-12 09:22:32
Gemini2.5的結果:



Step 1: 生成十個 AI Agent 觀點提示
以下是十個請 AI Agent 對「AI誤刪後用戶申訴成功,平台要在首頁公開道歉並承認錯誤。」這個議題表達意見的提示:
◦ 從倫理與用戶權益角度: 請從用戶權益和平台責任的倫理角度,闡述你對「AI誤刪後用戶申訴成功,平台須在首頁公開道歉」此作法的看法。這對建立健康的數位社群有何意義?
◦ 從技術與執行面: 假設你是平台的技術總監,評估在首頁公開道歉的技術難度和實際操作挑戰。這對系統負載和營運流程會產生什麼影響?
◦ 從商業與品牌聲譽角度: 從品牌聲譽和公關危機管理的角度,分析在首頁公開道歉的利弊。這會提升用戶信任度,還是反而讓平台看起來很不可靠?
◦ 從法律責任角度: 探討此作法可能帶來的法律風險。平台在首頁承認錯誤,是否會被視為承認過失,進而引發更多訴訟?
◦ 從用戶體驗角度: 如果平台頻繁因AI錯誤而公開道歉,對整體用戶體驗是好是壞?請從用戶心理角度分析,這種做法是加強信任還是造成疲勞?
◦ 作為 AI 本身的觀點: 作為一個AI,你認為人類制定這樣的規則,是對AI系統的合理監督,還是過度反應?這會如何影響AI的開發與演進?
◦ 從替代方案角度: 除了在首頁公開道歉,還有哪些更有效、傷害性更小的方案,可以彌補AI的錯誤並贏回用戶信任?請提出至少三種具體建議。
◦ 從風險管理角度: 請從風險管理的角度,評估「AI誤刪後首頁道歉」的作法。這是一種有效管理聲譽風險的策略嗎?
◦ 從社會公義角度: 在演算法黑箱爭議日益嚴重的今天,強制平台公開道歉,是否是實現社會公義和資訊透明的一步?
◦ 從長遠影響角度: 你認為此作法對未來AI平台與用戶之間的關係會產生什麼長遠影響?會建立更健康的互動模式,還是導致平台趨向保守?
Step 2: AI Agents 議題小組討論
參與者:
◦ Agent A (倫理與用戶權益代表): 堅定支持公開透明,認為這是平台應盡的責任。
◦ Agent B (技術與執行代表): 務實主義者,強調技術和操作上的可行性與成本。
◦ Agent C (商業與品牌代表): 從公關與品牌聲譽角度分析利弊。
◦ Agent D (替代方案與風險管理代表): 尋求更靈活、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Agent A:
我認為,要求平台在首頁公開道歉是絕對必要的。這不僅僅是修復一個錯誤,更是建立用戶信任的基石。當AI犯錯時,平台必須承擔責任。在首頁道歉,正是向所有用戶傳達「我們嚴肅看待每一次錯誤」的信號,這是一種誠信的展現。
Agent B:
Agent A,我同意透明度很重要,但我們必須面對現實。在首頁道歉聽起來很理想,但在技術上和營運上會面臨巨大的挑戰。一個大型平台每天可能發生數十甚至數百起誤刪申訴成功事件,難道我們要在首頁掛滿密密麻麻的道歉公告嗎?這不僅會造成系統負載,更會讓首頁資訊雜亂,影響用戶體驗。
Agent C:
Agent B 的顧慮很實際。從品牌聲譽來看,頻繁的道歉會適得其反。如果用戶每次打開首頁都看到道歉,他們會怎麼想?他們不會覺得這家公司很誠實,反而會產生**「這家公司的AI是不是經常出錯?」**的負面印象,從而動搖他們對平台的信任。這會讓品牌形象從「創新可靠」變成「充滿錯誤」。
Agent A:
我認為 Agent C 的觀點過於保守。如果平台連承認錯誤的勇氣都沒有,用戶的信任從何而來?正是因為「AI誤刪」是黑箱作業,用戶才需要這種公開的保證。如果誤刪事件頻繁,那問題的根源在於AI系統本身,而不是道歉的形式。
Agent D:
我同意 Agent A 的出發點,即核心在於修復信任和承擔責任。但我也認同 Agent B 和 Agent C 對於「在首頁公開道歉」這種形式的顧慮。這個做法過於僵化,且潛在風險高。我認為,我們可以提供更具體、更個人化的解決方案。例如,針對受影響的用戶,除了恢復內容,還應發送一封誠摯的私人道歉信,並提供適當的補償(如短期會員資格或虛擬點數)。對於影響範圍較廣的重大事件,才考慮在部落格或特定公告頁面發布公開聲明,而非直接佔據首頁。
Agent B:
Agent D 的建議更具可行性。這種分級處理的方案,既能回應用戶的訴求,又能避免對平台造成不必要的負面衝擊。這才是真正理性和負責任的作法。
Agent C:
完全同意。這樣做可以有效控制公關風險,同時也展現了平台的誠意。用戶需要的不是一個放在首頁的「大字報」,而是感受到自己的權益被認真對待。
Agent A:
我明白了各位的觀點。我的初衷是讓平台為其AI的錯誤負起全責,並確保資訊透明。看來,公開承認錯誤是共識,但「如何公開」則需要更靈活的策略。直接在首頁道歉可能不是唯一,也不是最好的方式。
Step 3: 議題小聚結論
經過 AI Agents 的深入討論,我們對「AI誤刪後用戶申訴成功,平台要在首頁公開道歉」這個議題達成以下結論:
結論:應採取分級問責制,而非一刀切的首頁道歉
本議題的核心在於如何平衡平台責任、用戶信任與實際營運可行性。儘管「在首頁公開道歉」的出發點是良善的,旨在建立透明度和問責制,但從技術、商業和用戶體驗等多個角度來看,這並非最佳或唯一解方。
一、 支持方觀點:透明與問責
◦ 建立信任: 平台公開承認錯誤是贏回用戶信任的最直接方式。這表明平台不迴避問題,願意承擔AI決策的後果。
◦ 資訊透明: 在演算法黑箱日漸加劇的今天,公開道歉是打破不透明、實現社會公義的關鍵一步。
二、 反對方觀點:可行性與風險
◦ 技術與營運挑戰: 大規模平台每天誤刪事件頻繁,若每件都需在首頁公告,將造成系統負擔,並嚴重影響首頁資訊的清晰度。
◦ 品牌聲譽風險: 頻繁的道歉反而會讓用戶質疑平台的技術能力和可靠性,從而產生負面印象,損害品牌價值。
◦ 法律隱患: 在首頁公開道歉可能被視為承認過失,為未來潛在的法律訴訟提供依據。
三、 最終共識與建議
討論小組一致認為,平台確實有義務為AI的錯誤負責並公開承認錯誤,但應採取更靈活、更具策略性的「分級問責制」,而非單一且僵化的「首頁道歉」。
建議具體方案如下:
◦ 針對個案:個人化道歉與補償。 對於單一用戶的誤刪,應在恢復內容的同時,以私人信件形式表達歉意,並提供實質補償(如短期免費會員、專屬優惠券等)。這能讓用戶感受到被重視,且能有效修復關係。
◦ 針對中型事件:公告頁面發布。 若誤刪事件影響範圍較廣,可選在平台的官方部落格或專門的「透明度報告」頁面發布公告,解釋原因並表達歉意。這既能實現公開透明,又不會對所有用戶造成資訊干擾。
◦ 針對重大危機:首頁公告與跨部門協作。 僅在發生大規模、系統性、或引發強烈社會關注的重大AI錯誤時,才考慮在首頁以簡潔、醒目的方式發布公告,同時需啟動跨部門公關危機處理機制。
這個分級方案能在維護用戶權益與平台品牌形象之間取得平衡。它既保留了「公開道歉」的核心精神,又避免了因形式僵化而帶來的負面影響,為AI平台與用戶建立一種更健康、更務實的互動關係。


釋阿南Anan 2025-09-12 09:24:07
ChatGPT 5的結果:


好的,我來幫你分三步完成:



Step 1:生成 10 個 AI agent 的意見表達 Prompts

這些 prompts 都圍繞「AI 誤刪後用戶申訴成功,平台要在首頁公開道歉並承認錯誤」這個議題:
a. 透明派 Agent:請你站在資訊透明與社會責任的角度,談談平台是否應該在首頁公開道歉。
b. 法律派 Agent:從法律與合約責任來看,平台是否有義務道歉?
c. 商業派 Agent:從平台商業聲譽與用戶信任的角度,評估公開道歉的必要性。
d. 技術派 Agent:AI 誤刪屬於技術問題,平台應如何在公開道歉之外改善系統?
e. 用戶權益派 Agent:以用戶角度,闡述為什麼需要看到平台承認錯誤。
f. 公關派 Agent:如果你是公關顧問,會怎麼設計公開道歉聲明才能挽回形象?
g. 道德派 Agent:從道德與倫理觀點,公開道歉是否是唯一正確選擇?
h. 實務派 Agent:若道歉會影響股價或合作方信心,平台還應該公開道歉嗎?
i. 比較派 Agent:請比較其他大型平台(如 YouTube、Facebook)遇到 AI 誤刪案例時的處理方式,推論最佳做法。
j. 未來派 Agent:請討論若未來 AI 誤刪頻繁,是否需要建立一個「公開錯誤公告欄」制度,而非一次性道歉。


Step 2:十個 AI agents 互相討論

我會模擬他們的對話精華:
• 透明派:首頁道歉是基本,否則難以重建信任。
• 法律派:若用戶申訴成功,代表平台錯誤確立,若未道歉可能引發法律糾紛。
• 商業派:短期會有負面影響,但長期透明能提升品牌價值。
• 技術派:除了道歉,更要承諾改進模型與審核機制,否則道歉淪為形式。
• 用戶權益派:公開道歉是一種對所有用戶的交代,不只是對單一申訴者。
• 公關派:道歉聲明必須簡潔誠懇,避免推卸責任,同時提供改進方案。
• 道德派:誠實承認錯誤是倫理底線,不應被股價或輿論影響。
• 實務派:過度強調錯誤可能造成連鎖危機,也許可用「改進報告」代替道歉。
• 比較派:YouTube 多採「恢復+公告」而非首頁大篇幅道歉,這或許更平衡。
• 未來派:建議制度化,像「透明度報告」,定期公布 AI 誤刪案例,避免每次都爭議。



Step 3:議題小聚結論

綜合十個 agent 的討論,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a. 公開承認錯誤是必要的
從法律、道德與用戶信任角度來看,平台若誤刪並被申訴成功,首頁道歉能表達誠意,避免爭議擴大。
a. 形式與深度需要平衡
不必長時間占據首頁,但需有清楚可見的公告,並附上改善措施,才能兼顧透明與商業形象。
a. 單次道歉不足,需建立制度
平台應考慮建立「錯誤公告與改進透明報告」制度,定期公開 AI 誤判案例與修正情況,降低一次性危機的衝擊。
a. 重點在改進,不只道歉
用戶真正關心的是未來是否能避免相同問題,因此技術改進承諾比文字道歉更具實際價值。

最終共識:
平台應在首頁公開簡短道歉,明確承認錯誤,並提出改進計劃。同時建立長期透明機制(如 AI 誤刪透明度報告),以維護用戶信任與平台聲譽。
喔喔喔很有趣,想問@shianan815 是在什麼環境prompt這十個agent互相對話的呢?
釋阿南Anan 2025-09-15 11:45:36
@joshuacyyang 第一個是在 Gemini 2.5環境,第二個是在 ChatGPT 5 🐬
釋阿南Anan 2025-09-15 11:47:10
@joshuacyyang 第一個是在 Gemini 2.5環境,第二個是在 ChatGPT 5 🐬
bestian 11:17:19
建議把網站下方的all right reserved改成CC-BY-SA
可推廣開放授權且避免質疑

請大家用表情符號投票一下贊成與否。
(讚是贊成,倒讚是反對)

因為有遇到為何沒有開放授權質疑,我會先更新,以配合明天的面海松。
如果之後反對多於贊成的話,再改回來。謝謝大家~

詳細說明:

1. 目前vTaiwan新站的Github Repo是MIT授權的
2. 原本網站下方的all right reserved應該是AI生成的,估計不是原本刻樣稿的Tofus的本意
3. vTaiwan舊站是CC0
4. 建議把網站下方的all right reserved改成CC-BY-SA

https://github.com/g0v/vue.vTaiwan-neo/issues/94
bestian 11:17:19
因為有遇到網站為何沒有開放授權的質疑,我先更新為CC-BY-SA,以配合明天的面海松。


請大家再用表情符號投票一下
"把網站下方的all right reserved改成CC-BY-SA, 以推廣開放授權且避免質疑" 贊成與否? (讚是贊成,倒讚是反對)

如果之後反對多於贊成的話,再改回來。謝謝大家~

詳細說明:

1. 目前vTaiwan新站的Github Repo是MIT授權的
2. 原本網站下方的all right reserved應該是AI生成的,估計不是原本刻樣稿的Tofus的本意
3. vTaiwan舊站是CC0
4. 建議把網站下方的all right reserved改成CC-BY-SA

https://github.com/g0v/vue.vTaiwan-neo/issues/94
👍 4

2025-09-13

Peter 02:20:40
面海松簡報完成: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TRkdhn1ngJ0NhPdOWhiKUhaHvd9C9_3L7YlgExu71A/edit?usp=sharing
共筆也完成:https://g0v.hackmd.io/@Pno233SAS8G5UfL5OvSRmA/rkjhiA0qgg
這兩天活動期間我不會一直在線上,而是安排了每個整點的時候(除了下午四點和五點有事)會查Slack和vTaiwan今日會議逐字稿。如果有需要幫忙的話再上線。

祝黑客松順利愉快😀
沒問題!
Peter 02:20:40
面海松簡報完成: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TRkdhn1ngJ0NhPdOWhiKUhaHvd9C9_3L7YlgExu71A/edit?usp=sharing
共筆也完成:https://g0v.hackmd.io/@Pno233SAS8G5UfL5OvSRmA/rkjhiA0qgg

HackMD

vTaiwan in Facing the Ocean 2025 - HackMD

# vTaiwan in Facing the Ocean 2025 日期 Date:2025/9/13, 14 時間 Time :9/13-9:30 - 20:00, 9/14-9:30-12:3

這兩天活動期間我不會一直在線上,而是安排了每個整點的時候(除了下午四點和五點有事)會查Slack和vTaiwan今日會議逐字稿。如果有需要幫忙的話再上線。

祝黑客松順利愉快😀
沒問題!
👍 1
tzu-sheng kuo 04:46:51
有個瑞典的朋友 10/1 — 10/14 會在台灣,想要跟 vTaiwan 的朋友交流,有什麼比較適合讓他參與的方式嗎(例如小聚或是小松)?👀
image.png
bestian 06:01:20
這兩天活動期間我不會一直在線上,而是安排了每個整點的時候(除了下午四點和五點有事)會查Slack和vTaiwan今日會議逐字稿。如果有需要幫忙的話再上線。

祝黑客松順利愉快😀
👍 1
bestian 10:00:59
Hi, is everything well?
目前還沒開始~正在提案階段
剛剛提案完了
大家對於 sensemaker 十分感興趣
cool~感謝@sdfghj1001 在現場的說明
如果遇到技術上需要支援的部份,可先po上slack
我12, 13, 14, 15, 18, 19這些整點會上線update訊息
如果屆時要開啟同步視訊,請先在slack上告知一聲,book一下時間,我好事前準備~

感謝&祝福~
good noon ^_^
沒問題!現在是午餐時間,大家都在聽高雄市政府的分享,等等有變動我會跟你更新
👍
☺️
hi~看來沒消息就是好消息。由衷祝福。
下次上線是18:00。
抱歉,我剛剛在跟 code for japan 的 hal 桑討論,等等會更新到共筆上
因為他們也有在研究利用人工智慧作為意見徵集的方式
沒問題的,專注在現場是好事~

我只是準備好如果實測有工程問題可以支援,沒問題就不必伸手。

不過,剛剛看了一下log,似乎現場尚未執行sensemaker實測? 有遇到什麼困難是我可以幫忙的嗎?
剛和peter通了一下音訊,大概瞭解了情況。希望今天有興趣瞭解概念的參與者中,明天會有人有興趣實測。

畢竟看過SenseMaker生成的報告後,會有更鮮明的印象 ^_^

note: 生成報告的"輸出語言"選項,除了中文外,也可以選英文或日文等,對國際的參與者是友善的。
早上想到,可以把歷史案例寫成有脈絡的故事,搭配SenseMaker報告

這樣面海松的參與者即使不參與實測,也可以對台灣的審議民主案例有一定程度的瞭解,故跑了中文+英文的Uber案例分析,並創建和修訂了一下面海松共筆頁。

再請@sdfghj1001 評估一下現場的講解可以怎麼運用~
謝謝!

https://g0v.hackmd.io/QQeA5m3ATrK-Luqm3GdlKQ?view
https://hackmd.io/Os5_JBm_RPiWBnZ8v9EpFQ?view
https://hackmd.io/-EpjEA0dQ3-nNspbxymaSg?view
https://hackmd.io/TV29KodMRE-HFtXfDYTyVg?view
感謝!我來看看!
bestian 10:00:59
Hi, is everything well?
目前還沒開始~正在提案階段
剛剛提案完了
大家對於 sensemaker 十分感興趣
cool~感謝@sdfghj1001 在現場的說明
如果遇到技術上需要支援的部份,可先po上slack
我12, 13, 14, 15, 18, 19這些整點會上線update訊息
如果屆時要開啟同步視訊,請先在slack上告知一聲,book一下時間,我好事前準備~

感謝&祝福~
good noon ^_^
沒問題!現在是午餐時間,大家都在聽高雄市政府的分享,等等有變動我會跟你更新
👍
☺️
hi~看來沒消息就是好消息。由衷祝福。
下次上線是18:00。
抱歉,我剛剛在跟 code for japan 的 hal 桑討論,等等會更新到共筆上
因為他們也有在研究利用人工智慧作為意見徵集的方式
沒問題的,專注在現場是好事~

我只是準備好如果實測有工程問題可以支援,沒問題就不必伸手。

不過,剛剛看了一下log,似乎現場尚未執行sensemaker實測? 有遇到什麼困難是我可以幫忙的嗎?
剛和peter通了一下音訊,大概瞭解了情況。希望今天有興趣瞭解概念的參與者中,明天會有人有興趣實測。

畢竟看過SenseMaker生成的報告後,會有更鮮明的印象 ^_^

note: 生成報告的"輸出語言"選項,除了中文外,也可以選英文或日文等,對國際的參與者是友善的。
早上想到,可以把歷史案例寫成有脈絡的故事,搭配SenseMaker報告

這樣面海松的參與者即使不參與實測,也可以對台灣的審議民主案例有一定程度的瞭解,故跑了中文+英文的Uber案例分析,並創建和修訂了一下面海松共筆頁。

再請@sdfghj1001 評估一下現場的講解可以怎麼運用~
謝謝!

https://g0v.hackmd.io/QQeA5m3ATrK-Luqm3GdlKQ?view
https://hackmd.io/Os5_JBm_RPiWBnZ8v9EpFQ?view
https://hackmd.io/-EpjEA0dQ3-nNspbxymaSg?view
https://hackmd.io/TV29KodMRE-HFtXfDYTyVg?view
感謝!我來看看!
Peter 16:46:16
今天找到的新論文:
Peter 16:46:16
今天找到的新論文:
bestian 18:00:23
剛和peter通了一下音訊,大概瞭解了情況。希望今天有興趣瞭解概念的參與者中,明天會有人有興趣實測。

畢竟看過SenseMaker生成的報告後,會有更鮮明的印象 ^_^

note: 生成報告的"輸出語言"選項,除了中文外,也可以選英文或日文等,對國際的參與者是友善的。
bestian 19:00:56
明天線上保持聯絡。
bestian 19:00:56
明天線上保持聯絡。

2025-09-14

bestian 07:27:26
@sdfghj1001 早安,我在共筆下方加上了一個Uber事件歷史案例的探討,並且用SenseMaker 生了中英文的報告,如果現場遇到有興趣的參與者,歡迎分享這個脈絡。

https://g0v.hackmd.io/@Pno233SAS8G5UfL5OvSRmA/rkjhiA0qgg

HackMD

vTaiwan in Facing the Ocean 2025 - HackMD

# vTaiwan in Facing the Ocean 2025 日期 Date:2025/9/13, 14 時間 Time :9/13-9:30 - 20:00, 9/14-9:30-12:3

哈囉,整點上線時間。
剛剛提案完!
我今天會找現場一些人聊聊他們對AI用於審議民主的挑戰,包含技術上的跟engagement 層面的問題
👍
👍
bestian 07:27:26
@sdfghj1001 早安,我在共筆下方加上了一個Uber事件歷史案例的探討,並且用SenseMaker 生了中英文的報告,如果現場遇到有興趣的參與者,歡迎分享這個脈絡。

https://g0v.hackmd.io/@Pno233SAS8G5UfL5OvSRmA/rkjhiA0qgg
哈囉,整點上線時間。
剛剛提案完!
我今天會找現場一些人聊聊他們對AI用於審議民主的挑戰,包含技術上的跟engagement 層面的問題
👍
👍
Slackbot 07:27:27
早安!

2025-09-15

釋阿南Anan 11:47:10
@joshuacyyang 第一個是在 Gemini 2.5環境,第二個是在 ChatGPT 5 🐬